回到頂部

林毅夫: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CCTV節目官網-CCTV-2 中國經濟大講堂 來源:央視財經2018年12月10日 15:35 A-A+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經濟從很低的水平起步,發展到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即將實現全面小康。這樣的發展奇跡,在人類歷史上都不曾有過。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交出了怎樣的答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為您深度解讀。

嘉賓簡介

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林毅夫被世人所熟知,是因為他當年身懷一顆報國之心,隻身一人橫渡台灣海峽;他曾經擔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是擔任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林毅夫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提出新結構經濟學,致力於中國經濟理論的創新研究。

林毅夫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用“奇跡”兩字來形容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並用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

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指標,1978年,中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産總值)只有156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一般認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在1978年的時候,它們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平均起來是490美元,但當時的中國連它的三分之一都還達不到。就像世界上其它貧窮的國家和地區一樣,當時中國81%的人生活在農村,84%的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之下,也就是一天1.25美元的消費水平之下。

當時中國不僅是非常貧窮的農業經濟,而且還是非常內向型的經濟。中國的出口只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1%,進口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是5.6%,兩項加起來只有9.7%。也就是説,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的90%跟國際是不接軌的,而且出口的産品當中,75%以上是農産品跟農産品加工品。

這些數字體會起來不容易,我個人倒是有一些切身的體驗。

1979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二年,我從台灣來大陸,到北京大學讀書,北京的生活和台灣對比起來讓我非常不適應,吃飯要糧票,冬天買棉大衣要布票,有時候學生進城要騎自行車,去買自行車要工業票,買什麼東西都要票。

在這麼低的起點上,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的增長速度達到平均每年9.5%,可以説這樣的增長速度是任何人都沒有預想到的。我們知道,改革開放是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推動的,在推動改革開放的時候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個目標,就是希望中國經濟二十年翻兩番。當時我在北大讀書,當時我就想,二十年翻兩番,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要多少呢?後來我算了一個下午才了解到,二十年翻兩番,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要達到7.2%。當時我作為北大的研究生,看到國家提出這麼一個激勵人心的發展目標時,我的心裏卻是一點兒都不托底的,因為按照發展經濟學裏面的自然增長率理論,一個國家除非在戰爭的破壞以後,或是大的自然災害破壞後復蘇的情況下,它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以7%的速度維持一段長的時間,這是有理論依據的。

當時我認為提出這樣一個目標,無非就是中國人講的“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定一個比較高的目標來鼓勵大家努力往前,即使不能達到每年7.2%的增長,6%也不差了,5%也可以了。但是現在過去四十年了,回顧起來,中國不是以7.2%的增長速度增長,也不是20年的增長,而是以9.5%的速度,從1978年到2017年連續39年的快速增長。

在這段時間裏,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超過7億人擺脫國際貧困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很多國際發展機構,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總署,它們努力的目標就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減少貧困,但是現在回顧起來,中國在過去這四十年對世界減貧的貢獻超過70%,如果把中國貧困人口的減少刨除掉,世界貧困人口不僅沒減少,而且還在增加。

所以,回顧這四十年,我認為這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而我們每個人既是這場奇跡的參與者,也是這場奇跡的見證者。

860010-11140564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