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仇保興:世界各國在城鎮化發展中生過哪些“病”?

CCTV節目官網-CCTV-2 中國經濟大講堂 來源:央視網2018年10月10日 15:26 A-A+

城鎮化是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非農産業和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的自然過程。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間,我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8000多萬農業人口轉移為城鎮居民。

城鎮化並非只有積極的一面,世界各國在城鎮化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形態的“城市病”, 這些“城市病”的經驗和教訓對我國的城鎮化又有哪些借鑒意義?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將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為您深入解讀!

人物簡介

仇保興,國務院參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他從縣長到市長再到部長,三十多年來他身體力行地探索著中國的城鎮化之路,對我國城鄉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污染防治、綠色建築和生態城市等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

1 “美國病”——城市郊區化現象嚴重,出現大範圍“城市蔓延”

仇保興在《中國經濟大講堂》談到美國的城鎮化時説:“美國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大範圍的城市蔓延”。一百多年前,美國的城市是一平方公里建成區6000多人口,現在減少到1000多人。城市大餅攤得很薄,這就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是大量的耕地被消滅,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更重要的是資源浪費。

“美國的人均耕地面積是我們中國的20倍,人均消耗的交通能源,是歐盟人均的3倍到5倍” 。仇保興認為,美國的城鎮化過程中出現過度的郊區化現象,是歷史教訓,中國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

2 “拉美病”——人口過度向大城市集中

拉美國家的城鎮化,是絕大多數進城人口都集中在一兩個大城市中,這樣一來,城市就缺乏彈性。“阿根廷、智利、巴西絕大多數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裏面,一個大城市都是幾千萬人,小城市萎縮,農村也在萎縮”。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的演講過程中,仇保興以曾經的金融危機為例,分析了拉美國家城鎮化的病態。“拉美國家經不起經濟危機的動蕩。一個國家居然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城市勞動人口突然失業了,當時阿根廷的農民組織起來,要回到原有的土地上耕作,但是土地早就賣了,已經變成了地主所有,地主組織了快槍隊跟回鄉的農民對抗”。

就這樣,阿根廷這個曾經是排名第八的世界強國,幾次金融危機折騰下來,被剪了無數的羊毛,現在成為了第三流的國家,這就是“拉美病”的典型。

3 “非洲病”——不僅人口過度集中,而且城市基礎設施嚴重短缺

“非洲城鎮化的過程比拉美更加不合理。”仇保興在《中國經濟大講堂》談到非洲國家城鎮化的教訓時説到,“拉美病”、“非洲病”在城市形態上面表現得都非常突出。

“非洲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主張農民把土地全部賣光,舉家遷到城市。結果農民出賣土地的所有收入,連在城市裏買一個最小的房子都不夠,所以非洲大城市裏7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難以想象的鐵皮屋裏,它的貧民窟是世界最差等級的貧民窟。

非洲地大物博,甚至很多地方風調雨順,居然還有兩億多人吃不上飯,處在饑餓的邊緣,發生了很多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仇保興表示: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無論是城市和農村相互封閉隔離式的發展,還是城市優先發展的模式、城市扁平化的發展模式,都存在各種弊端。那麼這樣一來,只留下第四種模式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就是歐盟的城鄉差別化的協調發展模式。

仇保興説:“城市跟農村之間,應該是協調互補的發展,城市可能是日新月異的,但是農村卻是一個恒久的、融合於自然的、為城市提供支撐的一個巨大的自然和經濟的複合體。”而我們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要汲取世界各國城鎮化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避免誤區、守住底線,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860010-11140564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