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外面的天地廣闊,但要抓緊機會回國?

CCTV節目官網-CCTV-2 對話 來源:央視網2018年06月19日 15:21 A-A+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過三次著名的留學潮,這三次留學潮幾乎和中國近現代的歷史相始終,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相伴隨。第一次留學潮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先後誕生了我們熟悉的孫中山、詹天佑、嚴復等仁人志士;第二次留學潮則是發生在五四運動之後,在他們中間也誕生了鄧小平、周恩來、錢學森等革命家和科學家;而第三次留學潮則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到來,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鼓勵下,中國迎來了大規模的留學潮,從1978年到2017年年底,我國累計有超過500萬人出國留學。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國逐漸由大規模的留學潮轉為大規模的“歸國潮”,留學回國人數已累計超過200萬人,佔改革開放以來回國總人數七成以上,這也形成了我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歸國潮”。這樣一次規模浩大的“海歸潮”也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美國《舊金山紀事報》評論稱,“20年前回國,是中國需要留學生;20年後回國,是因為留學生需要祖國”。在這樣浩大的“歸國潮”背後,反映出的是中國新時代的哪些變化?他們為何集體回國?在國外能夠感受到哪些中國的變化?

出國感受: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尊重是與日俱增的!

周伯文是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他曾經1999年赴美,2017年回國,對他來講,出國最大的感受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尊重是與日俱增的。“出國前看過很多留學生的文學,包括《北京人在紐約》,但我出國那個時間比較幸運,我們這代人總的來講應該比較幸運,我是1999年出國的,出國沒多久,中國就加入了世貿組織。通過這個國際化的舞臺,我感到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尊重是與日俱增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確實對我們有很多誤解,因為讀博前長期在實驗室加班,晚上會跟同實驗室裏別的國家的研究生,包括美國的博士生聊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當時一個美國博士生問我,台灣在哪?為什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他看了地圖説,台灣明明不連著中國大陸,你們為什麼説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就跟他講,台灣實際跟夏威夷一樣,都是個美麗的海島,夏威夷也不在美國本土,你認為夏威夷不是美國的一部分嗎?這種誤解在當時還是很普遍。”

外面的天地廣闊,但要抓緊機會回國?

廖洪恩是清華大學教授,曾在1998年赴日留學,2012年回國,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他談到,他是90年代後期出去的,那時候中國已經正好走再蓬勃發展的,一個剛開始的階段。對外界其實有很多了解,但並不是很深刻,所以90年代後期,在互聯網還沒有完全鋪開的情況下,想出去看一看,那邊(日本)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機會如果到來的話,一定要抓緊這個機會,然後趕緊回國。平臺一定是在中國,所以,在廣闊天地裏你可以去見一下世面,可以有學成,但是你的作為就不一定局限在國外,更多的是在中國這樣的平臺。

熊曉鴿:中國能發展成這樣,確實沒想到!

熊曉鴿是IDG資本全球董事長,1955年生人,1986年赴美,1991年回國,對於中國今天發展的速度,他表示,確實沒有想到,他回憶,其實當時他是做了中國的第一個風險投資公司。“第一次開會的時候,搞一個叫VC的一個論壇,在深圳,1992年的時候,請了一個老外要來,兩個星期快到了,要開這個會,沒人來,説談風險投資,投資都有風險,誰會聽這玩意,大概是忽悠的。後來他説改個名吧,你不是投IT嗎?叫IT的投資論壇,一下來很多人。可今天來講,説你要侃侃VC的會,誰都能來侃一侃。而且中國現在大概有兩萬多公司,管了六萬多支基金,能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規模,確實沒想到。”

860010-1114051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