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我們的時代就需要這樣的偶像,致敬“中國驕傲”

CCTV節目官網-CCTV-1 朗讀者第二季 來源:央視網2018年05月31日 14:17 A-A+

  不過,也有例外。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自第一季以一段總年齡加起來有1200歲的西南聯大功勳級校友的朗讀“燃”遍網絡之後,第二季的嘉賓尤為擴大了科學家群體的比重。

  包括已經和觀眾見面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冰川地貌學家崔之久,科學植物畫家曾孝濂,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等科學家等,第二季節目裏將出現將近20位做出了卓越貢獻的科學家面孔。

   圖:《朗讀者》嘉賓崔之久

  以文學的名義致敬科學,《朗讀者》把一批鮮為人知的“幕後英雄”推向臺前,希望他們成為這個時代真正的偶像,引領年輕一代的夢想和追求。如許多觀眾所説,這檔極其“珍稀”的節目,讓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看到了比物質更加珍貴的東西。

  致敬“中國驕傲”,“大國脊梁”把年輕人“燃”哭了

  還記得上一季《朗讀者》中,年已九旬的焊接工程專家、中科院院士潘際鑾先生朗讀當年清華大學救國會會寫的著名文章《告全國民眾書》。他是中國焊接科學的奠基者,至今記得潘老先生臉上的自豪神情:“我們國家有兩個項目可以走出國門,一個是高鐵,一個是核電,因為我們做得出來別人做不出來!”直到現在,潘老還奮戰在科研一線,帶著四位80多歲的老院士以及一群年輕的博士生繼續攻克焊接工程難題。

   

圖:《朗讀者》嘉賓潘際鑾

  在場外與潘老一同朗誦的,還有12位西南聯大的老校友:91歲的音樂家茅沅、95歲的歷史學者胡邦定、97歲的詩人鄭敏、91歲的航天科學家林宗棠……13位老人的總年齡加起來有1200歲,但當讀起“全國民眾,人人都應負起保衛中國民族的責任”時,依然澎湃如少年。

  他們用獻身祖國發展,用一生的無怨無悔,向年輕一代展示了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這批勝似少年的老先生“燃”哭了無數的年輕人。有網友説:“這些大師為祖國奉獻了一輩子,90歲了還在工作,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兩季以來,這樣的熱血記憶還有很多——

  航天英雄楊利偉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學生朗讀《天地九重》,他説自己永遠記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這顆水藍色星球的樣子,“我仔細端詳這美麗的星球,生怕錯過一處風景,我深知這是億萬中華兒女夢寐以求的美景”;

   

圖:《朗讀者》嘉賓楊利偉

  中鐵西北院凍土科學的泰斗張魯新,改寫了外國人對青藏鐵路不可能建成的預言,他在“眼淚”為主題的採訪中講述了“三根火柴”的故事,那是中國速度一路疾馳背後的堅韌與磨礪。他的學生們朗讀塞繆爾·烏爾曼的《青春》獻給老師,繼續傳承偉大的“風火山精神”。

  33年前,南極科考隊僅用了40天的時間,就創建了中國第一座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國南極科考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南極長城站首任站長郭琨用順口溜描述當時的情景:“一言不發,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九(久)臥不起,十分難受。”字句裏都是那時的艱苦,卻是雖苦尤甘的自豪與榮光。

  什麼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什麼是擇一事、終一生?什麼是千磨萬擊還堅勁?無數看似豪言壯語的誓言與信念,都在節目中可以找到足以熱淚盈眶的答案。而這,也正是《朗讀者》希望通過科學家群體傳遞給廣大觀眾的力量。

  “科技含金量”厚重空前,文學節目展現科技魅力

  航天、鐵路、南極科考、古脊椎生物、植物學,一個個往常出現在書本上的名詞,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第二季《朗讀者》用一種“執拗”的創作態度,進一步開拓了科學的細分領域,集納了一個閃閃發光的嘉賓名冊:

  

圖:《朗讀者》嘉賓曾孝濂

  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冰川地貌學家崔之久,“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獲得者謝又予,世界上擁有極高的聲譽的動物學家珍·古道爾(英國),科學植物畫家曾孝濂,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程不時,C919型號副總設計師趙克良,古脊椎動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張彌曼,古植物學家、國際古植物學會主席傅睿思(丹麥),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陳佳洱,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科院院士吳孟超,數學家、“菲爾茲獎”獎獲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丘成桐……

  以上這些科學家廣泛涉及了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先進製造等深遠影響著人類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重點學科。他們的到來,集體打開了觀眾緊跟時代、認識世界的腳步,更用親歷和心得,讓廣大觀眾知道科研工作並非如大家想象的那麼枯燥、高冷,而是充滿了神奇的魅力,令人著迷。

   

圖:《朗讀者》嘉賓薛其坤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原本僅僅停留在字面理解的詞彙,成功引起大量觀眾的注意,比如説:量子力學。如今,量子科技是世界強國都在爭分奪秒不懈攻克的焦點,“讓中國的量子科學領跑世界”更是中國科學家團隊的迫切使命。先後出現在節目中的清華大學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同為中國“未來科學大獎”的獲得者。兩位中國量子物理的領軍人物,讓“量子力學”四個字第一次讓年輕觀眾的心裏變得可感可知、可敬可嘆。

  薛其坤所帶領的學術團隊,在世界上首個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比東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維爾茨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的團隊們都要早。他不是註定的“天才”,在考研路上曾得過2個39分,赴日本的求學之路更是坐過冷板凳,但是最終成了教授眼中了不起的“王牌”。後來的薛其坤也成了711教授,年平均工作時間高達5000小時。他經常給團隊打氣:“科學發現特別是重要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只有衝,沒有退路!”

   

圖:《朗讀者》嘉賓潘建偉

  人稱“量子之父”的潘建偉,在私下裏被同學們親切稱為“我潘”,他的心中有三個紀念日:第一個是2016年8月1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成功,第二個是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報到的那一天,第三個是量子信息實驗室成立的那一天。潘建偉告訴主持人説,他在奧地利留學的時候,在大使館看過一個講述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的紀錄片,內心深受震動。當時立下志願,一定要回到中國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實驗室。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的那天,他們的團隊説, “一千年前中國是全球的中心,如果中國想重新站到世界舞臺的中央,首先得在科技上上去。”

  朗讀者給出的答案:我們的時代,就需要這樣的偶像

  《朗讀者》沒有屈從於流量效應和眼球效應目,它倔強著為這個時代真正的英雄和偶像們致敬,以文化節目的形態為他們列傳,讓這些科學巨匠的精神火焰紅光漫天,激發人們重新思索人生的意義、奮鬥的價值、前進的航向,更把科學的種子播撒進孩子的心田。

  董卿説,“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如果所有媒體人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所有的堅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義的。”這體現了製作方一種特有的堅守。當有人問製作方,年輕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朗讀者》。他們的回答是: 今天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更加富裕、更加開放、更加文明的社會,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更好的教育,這兩條就決定了他們會擁有自己的判斷力。那一張張代表時代的面孔背後的故事,必然會吸引他們。

860010-11059509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