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80322 三下鄉:常在鄉 常惠鄉

來源:央視網2018年03月22日 20:14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已經開展20多年了。20多年來,“三下鄉”的初心如一,但內容與形式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如今的“三下鄉”活動不僅把文化科技衛生送下鄉,而且還有了新的含義,那就是:常下鄉、多下鄉、常在鄉。如果説,“送下鄉”好比隔三岔五“輸血”,那麼“常在鄉”就是日復一日“造血”,讓農民群眾天天都能切實享受到“三下鄉”帶來的福利。那些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貧困山區,尤其需要“常在鄉”。在與不在,大不一樣。比如陜西漢中市鎮巴縣的山村,就有了“常在鄉”的村醫。

陜西漢中市鎮巴縣位於陜西省南端,地處大巴山西部,米倉山東段,被譽為陜西省的“南大門”。隨著近年來“三下鄉”工作的逐步深入,當地鄉村醫療條件也逐步得以改善,但是在一些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域,醫療人才短缺、醫療設施落後等問題依然存在。

鎮巴縣大深溝村,地處大巴山深處,周圍的高山不僅阻礙著附近5個鎮的經濟發展,也為區域內9萬多群眾的看病帶來了難題。路況好的時候乘車到縣裏需要幾個小時,遇到雨雪天氣,想要出去看病就更難了。

大深溝村共有315戶,其中建檔貧困戶114戶。由於山高路遠,村民們治療慢性病以及患突發疾病後最方便快捷的就醫方式就是找村醫。現年64歲的村醫唐成華已經從醫40多年,2008年起他到大深溝村當村醫。最遠的農戶有二十幾裏,都是在大山裏。

幾年前有一位70多歲的村民突發重病,他的出診挽救了這位村民的生命:“腸壞死,當時他家裏沒有什麼人,只有一個老婆婆。沒辦法,我把村大隊隊長叫上,趕快跟我往縣裏送,最後到醫院以後發現腸壞死23公分,給他做了手術。醫院主任説再晚來兩個小時,腸就全部壞死,沒法挽救了。” 

唐成華擅長中醫,多年來他把自己看過的病例和開過的藥方都詳細記錄在一個小冊子上。唐成華已經超過退休年齡,屬於返聘,他曾向上級衛生機構建議招聘新人到大深溝村來工作,也希望能把他的治療經驗傳承下去。

以前送衛生下鄉的形式多以送醫送藥下鄉等為主,陜西省在近年來的送衛生下鄉活動中著重強調要鼓勵大學生等各類人才以各種方式回饋家鄉,服務百姓。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2017年起漢中市著眼本地,創新人才挖掘培養方法,與本地一些高中畢業生簽訂了《村醫定向培養協議》。家住興隆鎮的余絲雨就是首批簽約學生之一,記者採訪時正逢余絲雨放寒假後在大深溝村裏的衛生室實習。她高考差了一兩分沒考上二本,班主任給了她一個合同,村醫定向培養,讓她去試一下。

大深溝村所在的鎮巴縣屬於勞務輸出地區,當地很多像余絲雨這樣年紀的高中生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就選擇外出打工。

余絲雨從小跟隨爺爺奶奶長大,受奶奶曾學醫的影響,她對中醫有著一種特別的情結。

18歲的余絲雨目前在重慶三峽醫藥專科學校中醫學專業學習,畢業並取得鄉村全科助理醫師資格後,縣裏將為她報銷所有學費和部分生活費用,並以縣聘鎮管村用的方式派往村醫崗位,余思雨也表示想把唐成華的中醫經驗傳承下去。

在三下鄉“常在鄉”的總原則下,陜西省在今年的送衛生下鄉工作中也特別強調請專家下鄉加強對基層業務人員的培訓,培養一支不走的“三下鄉”隊伍。漢中市在挖掘和培養衛生後備人才的同時,也加強了對現有在崗村醫的培訓,由來自北京等地以及省市級專家定期對鄉村醫生進行常見病、多發病和急救方面的業務培訓,同時鼓勵村醫參加在職學歷教育。

2015年6月份,路上一個賣水果的小夥子,在離衛生室3公里左右的地方被野蜂蜇了一下,送到衛生室門口的時候出現頭暈、乏力、血壓降低。

面對突發情況,王仁兵用他學到的急救知識對病人進行了緊急的救治。經過搶救,病人轉危為安了。

30歲的王仁兵一家三代從醫,爺爺也曾是老村醫,現在王仁兵和妻子共同在村裏的衛生室工作。

為了便於宣傳健康知識和了解村醫服務情況,鎮巴縣衛計局還為縣裏所有的村醫手機上安裝了健康管理應用。通過應用除了可以獲取一些健康知識以外,村醫還可以把為患者隨訪服務的情況上傳,信息上傳成功後,鎮巴縣衛計局後臺的管理系統便可以自動獲取相關信息,掌握全縣村醫的服務動態,並做出相應的情況統計。

陜西省在2018年的“三下鄉”工作部署中還特別要求要著重提升鄉村衛生室技術和設備水平。陜西省衛計委為漢中市的村醫們配發了健康一體機,這樣的設備為村裏的急慢病患者做一些初步的檢查提供了便利,不用再為了一些基礎的檢查項目翻山越嶺去醫院。

據介紹,這樣的一體機已經配發到了鎮巴縣所有行政村的衛生室。健康一體機具備心電圖、心率、血糖、血壓、血氧飽和度、尿常規等檢測功能。

不過,村級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仍未達到預期,永久村的衛生室是由陳國海自家的木結構土房改建成的,三十齣頭的陳國海平時就生活在衛生室隔壁的房間。

像陳國海這樣用自家的房屋作為村衛生室的情況還有很多,在陜西“三下鄉”工作的總體部署下,當地衛生部門將加大投入,開始建設集體産權的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永久村的新衛生室也正在建設中,今年將交付使用。2018年全漢中市將建成1500多個標準化村衛生室。

近年來,國家衛生計生委將“三下鄉”工作與健康扶貧相結合,為建檔貧困患者簽約一位家庭醫生或家庭醫生團隊,進行慢病管理。鎮巴縣的村醫們簽約後定期去農戶隨訪,每月縣裏給村醫發放補助,每年年底還根據工作情況給予經濟獎勵。 

“三下鄉”工作中這樣為基層“輸血造血”的政策也為不少因病致貧返貧的百姓帶來了福音,鎮巴縣漁渡鎮的長灘河村村民冉永蘭曾經患雙眼白內障,已經影響到日常勞作,需做手術,這個並不複雜的手術當時對於她來説可是沉重的壓力,得病後拖了好幾年。

健康扶貧的政策深入農民家中後,醫療報銷比例提高了,冉永蘭做了雙眼白內障手術。

簽約慢病管理團隊的村醫每季度還上門隨訪為她做檢查。身體狀況好轉後,冉永蘭可以參與家庭勞作了,她還和丈夫一起發展了三畝地的木耳産業,家庭收入情況也隨之好轉。

基層百姓受益體現著“三下鄉”活動的成效,像這樣在送衛生下鄉活動中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挖掘培養鄉村人才的做法提高了基層自我“造血”能力,伴隨著“三下鄉”活動開展二十多年來的經驗積累和創新變化,新時代的“三下鄉”活動社會參與面更廣,更注重實用性和制度化,針對性更強,形式更為豐富。

今年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由全國多省市同步開展,活動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群眾耐心傳授科技知識,在設法提高農作物産量的同時,也繼續深入推進電商扶貧工作,擴展農産品的銷售渠道。在送文化下鄉活動中,一些地方通過文藝演出、流動圖書館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給群眾,在數字“移動圖書館”,群眾只要拿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免費獲取書籍。

被譽為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的內蒙古烏蘭牧騎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將各級重大會議精神、惠民政策等內容都融入到自編自創的文藝節目當中,用群眾易於接受的言語向老百姓呈現。重視隊員專業技能培訓,隊伍內部以老帶新,不同專業演員互相學習,使每一個演員都能做到一專多能,來更好地服務於基層百姓。

在新時代,“三下鄉”活動不僅要把農村需要的文化、科技、衛生知識和服務送到了農民家門口,更要注重如何補齊農村社會經濟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短板。“三下鄉”要帶給農民的絕不是一陣風式的效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熱鬧和方便,而是長遠的福利。所以,不僅要送,更要種,不僅要多下鄉,更要常在鄉,通過機制化的安排,讓一部分幫扶人員留下不走,安心在鄉村工作,把三下鄉活動變成常態化的服務,鄉村振興就多了一條輸血管道,脫貧攻堅就多了一份造血機能。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8年03月22日 20:14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已經開展20多年了。20多年來,三下鄉的初心如一,但內容與形式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如今的三下鄉活動不僅把文化科技衛生送下鄉,而且還有了新的含義,那就是:常下鄉、多下鄉、常在鄉。如果説,送下鄉好比隔三岔五“輸血”,那麼“常在鄉”就是日復一日“造血”,讓農民群眾天天都能切實享受到“三下鄉”帶來的福利。那些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貧困山區,尤其需要“常在鄉”。在與不在,大不一樣。比如陜西漢中市鎮巴縣的山村,就有了常在鄉的村醫。(《焦點訪談》 20180322 三下鄉:常在鄉 常惠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