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80224 我們身邊的年輕人

來源:央視網2018年02月24日 20:18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在我們社會的基層群體中,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印象深刻。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所從事的工作也不盡相同,但平凡而不平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大家為社會默默奉獻著,而且,他們還大都正值青年,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現在,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些年輕人。

有一群工作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昆明供電段的90後年輕人,他們是在三十米高空作業的鐵路燈塔檢修工,他們披星戴月,照亮了旅客回家的路,被大家稱為“星星男孩”。

深夜12點,伴隨著最後一趟高鐵列車緩緩駛出,喧鬧的昆明南站也逐漸安靜下來,在距離昆明南站五百米的線路旁,這些“星星男孩”,穿過雜草深溝,開始了一夜的工作。

由於燈塔檢修在高鐵運行時無法開展,他們只能在列車停駛後,在零點至五點之間開展工作。漆黑的夜幕,增加了工作的難度。昆明供電段水電檢修車間檢修工代冰對記者説:“在30米高的塔頂,下面是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完全就是靠這麼一根鐵棍在支撐著自己,非常孤獨,非常害怕。”

投光燈塔高30米,從塔底到塔頂有140多階直梯。投光燈塔越往上越細,到一定高度,就能感受到強烈的晃動。代冰説:“只要一動,就晃動得非常厲害。所以説我們在上面幹活也是非常小心,而且做各種移動的時候,動作幅度會非常輕。”

每座燈塔有六百多顆螺栓,小夥子們全部檢修一遍,需要在燈塔上一站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春運之前,這群90後要對滬昆高鐵和雲桂鐵路雲南境內的104組投光燈橋、燈塔,1200多個射燈,6萬多顆螺栓進行檢修維護,連續通宵成為了工作常態。

深夜裏,伴隨著高空高危高壓的安全風險,除了對體力有著嚴格要求,對人的心理也是一個巨大挑戰。昆明供電段水電檢修車間檢修工趙賢對記者説:“我對鐵塔感情是又畏懼又親切的,畏懼它,你無論什麼時候看它,它都是30米高,親切在我們一座一座把它爬完,感覺我和它是老朋友。”

周穎,33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護士長。她從農村考入北京醫科大學,畢業後在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十年,從一名普通的護士成長為管理24名護士的護士長。周穎清早來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她是急診科裏最年輕的護士長,努力的背後總是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周穎對記者説:“上大二時,我父親就去世了,突發心梗就突然間猝死了,所以我們也都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

父親突然離世,周穎覺得自己需要撐起這個家,照顧好媽媽和妹妹。2006年,周穎以全班第二的成績,成為全校的優秀畢業生,並被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錄用。

急診科裏有很多八九十歲的病人,周穎像哄孩子一樣哄著這些老人,也因此她和病人家屬結下了特殊的感情。患者家屬劉建平的父親因為急性胰腺炎住進了人民醫院,老人家在急診科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66天。周穎和同事們的細心照料,感動了病人家屬。

患者家屬劉建平對記者是説:“因為我父親住院66天,我對護士的職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然後我就跟她們同事説,給我兒子找一個合適的對象。”於是,急診科的同事就把周穎介紹給了劉建平的兒子。倆人見面之後情投意合,現在孩子都已3歲了。就這樣,醫患之間的互敬互愛,成就了一段姻緣。

在工作中收穫了愛情和家庭,這樣的經歷也讓周穎更加看中自己工作的意義。採訪的最初,我們總記不住這些“急診人”的模樣,因為這些年輕人始終戴著口罩。很多患者,也不知道是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29歲的王鑫,是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白哈巴邊防連的軍馬飼養員,他和戰友常年擔負172公里邊境線的守防任務。連隊防區的冬季雪深路險,只能依靠軍馬巡邏執勤。王鑫是位相馬、養馬、馴馬的好手,當兵11年累計完成109次長線巡邏任務。記者見到王鑫時,他正在為巡邏挑選軍馬,一匹名叫馬奈的馬卻不太配合。王鑫告訴記者,馬奈沒有參加過長途巡邏,但是這次必須去,只有參加過長途巡邏,才是一匹真正的軍馬。

這次巡邏全程超過130公里,沿途翻雪山、過冰河、穿越原始叢林和無人區,歷時4天3夜。為了保證軍馬能以最佳狀態完成任務,王鑫在出發前一天特意給軍馬改善了伙食。

中哈界河——阿克哈巴河的支流,也是通往巡邏點位985水準點的必經之路。

渡過冰河,大家燃起篝火,烤幹被雪水、汗水打濕的衣服和鞋。這次有驚無險的過河讓王鑫想起了在自己死裏逃生的一次經歷中,軍馬對他的幫助。王鑫回憶道:“2015年,我單獨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從冰上走的,走著走著突然‘咕咚’一下,然後人和馬就一起掉進冰河裏面去了。我抓它的馬蹄子,我一拉,把它也拉倒了,但是它也沒走,然後抓鞍子和鬃毛把我硬拉上來。”軍馬馱著幾近昏迷的王鑫跑了30多公里。一直跑到連隊的大門口。在戰友們的救治下,王鑫脫離了危險。

一代又一代官兵已經在這條巡邏路上走了無數次,每次還是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除了不可預知的危險,更多的是孤寂的沉靜和無邊的寂寞。3年前,母親郵寄給王鑫一隻口琴,此後的每次巡邏他都帶在身上,想家的時候,就吹上一段。

在通往哈熊溝的路上,大家加快行進速度,很快就到一對哈薩克族老夫婦的家了,這裡是巡邏官兵的一個落腳點。兩位老人為巡邏官兵設置了溫馨的兵站,王鑫和戰友也為老夫婦做了很多事。

戰士們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哈熊溝,選擇在一處避風的地方宿營。這時氣溫已經降至零下30攝氏度。指導員在搭好的帳篷四週打了幾發空包彈,利用空氣中瀰漫的硝煙味來驅趕可能來襲的野獸。王鑫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第10次參加冬季長線巡邏了。

王鑫對記者説:“連隊就是這些人,如果我回去的話就少一個,幹著自己喜歡幹的工作,過得特別充實,而且特別有意義,騎著馬,走在巡邏線上,保衛著祖國的邊疆,覺得自己特別驕傲。”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看到的這些年輕人,只是千千萬萬同齡人當中的普通一員。他們在工作生活中既有壓力也有不少的困難,但他們勇於面對,踏實肯幹,享受著工作,也活出了模樣。“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年輕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立足本職、埋頭苦幹,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才能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才能留下充實、溫暖、無悔的青春回憶。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8年02月24日 20:18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我們社會的基層群體中,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印象深刻。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所從事的工作也不盡相同,但平凡而不平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大家為社會默默奉獻著,而且他們還大都正值青年,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今日的焦點訪談就帶您認識一下這些年輕人。 (《焦點訪談》 20180224 我們身邊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