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建造港珠澳大橋需要精益求精到什麼程度?

CCTV節目官網-CCTV-2 對話 來源:央視網2017年11月28日 16:57 A-A+

建造港珠澳大橋的挑戰多大?有多難?這大概是我們作為局外人都很好奇的問題,如此偉大的工程背後一定有很多為此付出努力並且承擔責任的工匠們。責任中的辛酸只有參與過的工匠才會有體會,據説,參與這個項目的工作人員都是全身心投入,休息很少,對此,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説,有的時候到春節了也要一直加班,這個時代的工人真的用行動在犧牲,他們犧牲太多了。到底為何港珠澳大橋是一個奇跡?什麼原因能夠讓中國港珠澳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奇跡成果?更多內容敬請關注11月26日21:50《對話》#超級工程背後的工匠們#!

百萬方混凝土要做到“滴水不漏”:難,太難!

島隧工程真的很難,何況在海中的隧道,必須要保證的就是穩固性,在穩固性裏的要求裏,總工程師林鳴提出的要求是一百萬方要做到大體積、不裂縫。楊紅先生帶領的團隊預置了33節沉管隧道,一共澆鑄了百萬方的混凝土。同時沒有發現絲毫裂縫。對此,楊紅表示,其實他很緊張。“我原來幹過鐵路,橋這個本來就很難,再加上林總也是有要求,這要求實在太高了,我真的感覺心裏沒有底,整個一百萬方滴水不漏,因為,這裡面不光是設計施工,還有很多管理上的事情,有幾個方面,一個是設備,我們這裡面因為設備可以説用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設備,攪拌機混凝土都是大項的,設備上首先能夠保證。然後應該是施工。我們具體措施上,因為最大的混凝土不漏水,要控裂。這麼大體積,不裂,要怎麼做到?林總帶領我們團隊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特別是最重要的就是把溫度混凝土的問題做了很多攻關,包括從原材料降溫,包括我們水泥,甚至到輸送的泵送,這些工作做得非常紮實,最後溫度控制在25度以內。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精益求精到什麼程度?

對於港珠澳大橋的管理,林鳴精益求精。對此,楊紅告訴我們,從對我們整個的團隊要求,包括一些細節,他要求的都是非常的到位。“特別是我們的人,人員的特殊部位,怎麼分工、怎麼定位,這個工作給你分好,事先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做了大量工作。當時我們還專門買了德國進口的設備,並且還做了很多的實驗,林總對細節管理要求太高了。他怕你診斷不到位,從設備上,從其他分工上管理上提要求。

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説人員上一些關懷。就是從一些環境,我們工作環境,每一個22米都是300多方混凝土。當時我們搞的那個東西,當時就是搞1/4,搞了幾十個小時,後來我們在林總帶領下,他把方案否定了以後,3400方混凝土,澆30個小時。但是裏面作業環境非常困難,工作人員在狹小空間裏面, 100多個工人,要裝在裏面很難。林總給安排裝了空調,這樣就能保持通風,裏面保持30來度左右,裏面人舒適了,作業的質量肯定就不一樣了。生活上的環境更不用説了,我們整個生活區基本上全部是24小時熱水供應,包括空調,WiFi。”

精益求精要付出高代價?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這一生至少要做一次傻瓜”這是曾經轟動了整個項目組的話語,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告訴我們因為要品質、要細節,大家很糾結的,特別後面他們這些同志們,他們很辛苦,7月份很熱的時候,這些工友們每天的衣服都是濕的,我早晨7點、8點來鐘到工地的時候,我摸他們的衣服,全濕透,他一整天都會在這樣一個狀態下面,我們這些工友們。所以那個時候他們辛辛苦苦做的那個東西,他們自己真的是用了很大的心思做平了。但是如果已經做完了的這個東西要讓他把它拆掉,這樣確實是極限挑戰。對我們下指令的人也是一種挑戰,一種心理上的挑戰,對勞動的尊重、對勞動成果的尊重,你尊重還是不尊重,大家能理解你嗎。

每塊路緣石接縫寬窄都要一樣?

在島上,如果細看,在走路的時候能看到磚與磚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縫隙,因為工人們鋪磚的時候都要用手拿著線丈量。中交港珠澳大島隧工程Ⅰ工區施工班組長喬師傅告訴我們,他手裏面拿的這個小塑料片就是我們平常安的路緣石用來檢驗的工具,在別的工地可能不注重這個每塊路緣石的接觸。“但是在港珠澳大橋,林總的要求就是注重每個細節,要求肯定很細,就是每塊路緣石接縫的位置,那個縫寬都要保持一樣,就是我們用這種小塑料片,放到每個縫的位置,來保證每塊路緣石的這個縫縫寬叫它一樣。”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11月26日21:50《對話》#超級工程背後的工匠們#!

860010-1114051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