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鏡頭作筆寫鄉愁——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境界談

CCTV節目官網-CCTV-10 中國影像方志 來源:央視網2017年11月13日 10:48 A-A+

中國影像方志

這幾年,當唱衰中國電視傳播的思潮一波一波襲來的時候,有這樣一支隊伍默默堅守著電視創作的文化底線並收穫頗豐,甚至在2017年中國熒屏文化傳播方面展現出引領風騷的勢頭。這支創作團隊先是在春節期間推出《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現象級節目;“十九大”召開前後陸續在央視一黃推出《中國青少年科技總動員》、《綠水青山看中國》等熱播文化類節目,並順應社會思潮及時推出了大型文化類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這支創作隊伍就是中央電視臺十套科教節目創作團隊。這支隊伍經過數十年幾代科教類電視人的持續努力與傳承,終於修成正果。他們最擅長的創作風格便是根據社會思潮的起伏變化,捕捉看似冷門的文化題材,選擇與之融合的電視傳播手段與體裁風格,推出熱播節目。這或許應當評價為“現象級”的團隊建設經驗。他們這種利用傳統文化題材觸及時代重大主題的做法是值得總結的電視創作經驗。就拿《中國影像方志》來説,不論是題材駕馭、內容設置還是傳播效果都有值得同行重視的地方。

首先,《中國影像方志》以鏡頭作筆,真實記錄了中國縣級以下行政建制單位的區域文化風貌,給“鄉愁”以廣泛的文化內涵。作品緊扣不同區域地方文化特徵,風土人情,站在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高度,將“鄉愁”界定為人們基於地域文化的情感共振。用鏡頭記錄和寫作,是電視紀錄片工作者追求的境界之一。在創作過程中,真實展現地域風情、人物、故事的整體畫卷與點滴味道是紀錄片創作的難點與重點。本節目注意通過社會學田野調查的方式擷取地域特徵中最能夠讓人記憶、品味、追索、懷念的東西原汁原味地撮錄在一起,直接叩擊受眾心靈中最為柔軟的情感部分,使得“鄉愁”作為重要的文化突觸與受眾形成強烈的文化共振與情緒糾纏。這是這個節目平實敘事方式與受眾廣泛影響力的重要結合點或紐帶。是節目打動人心的獨特魅力所在。鏡頭與聲音在此節目中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成為地域文化與受眾情感共振的記錄者、連接者。地域文化特徵是當地人的精神起點與歸宿,它以地域化的個性而存在形成獨特的文化味道;在世界範圍內,這種個性的地域文化味道則升騰開來成為中華民族子子孫孫的共同記憶。這是文化軟實力——世界影響力的基礎;更是文化向心力——民族文化認同的實實在在的體現。

第二,《中國影像方志》採用“結繩記事”體電視敘事方式,以點帶面勾勒出受眾對於中國特定地域“鄉愁”的整體印象。《中國影像方志》在電視敘事方面是有所創造的。鏡頭作筆,聲音入畫之外,小標題如“地名記”、“發現記”、“手工記”、“美食記”、“音律記”、“建築記”、“豐收記”、“創新記”、“文化記”等小專題敘事以點帶面,既有詳實的細節展示,又體現一個地方的整體面貌,且直抒胸臆、節省筆墨。這樣的敘事方式正迎合了中國遠古時期先人們結繩記事的文化傳統,使得每一集片子風格調性一致,所表現的地域文化特徵卻迥然不同。這種標簽化的敘事結構既可直接作用於所表現地域之受眾人群的文化共鳴,又方便非本地域受眾人群對於傳播內容的鑒賞與識別,是具有創造意義的紀錄片敘事方式。

第三,《中國影像方志》在文化連接方面採用時間軸與空間軸十字連接的方式交叉進行,使得中華地域文化的深厚背景性與中華文化整體性,中華文化的追古與撫今緊密結合。時間軸線與空間軸線是本節目暗含的敘事坐標。《廣西大新篇》中的土司文化與儂王城遺址的考訂,壯歌與“高腔詩蕾”的連接;《浙江仙居篇》中源自唐朝的“針刺無骨花燈”的製作技術;王銀華繼承父輩的彩石鑲嵌工藝與採用30噸玉石製作的作品“絲綢之路”明確地體現出中華文化由古及今,中華文化整體性連接的創作思路。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中華文化是由古代地域阻隔形成的具有區域文化特徵的多元而又一體化文化體系。當代的中國人即便是走向天涯海角,當在記憶的深處念起家鄉的那首小調歌謠,想起家鄉那碗臊子面,抑或看到太陽升起、夜晚的一輪朗月,我們都會想家。這或許就是節目告訴我們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鄉愁。(作者:媒介專家  靳智偉)

860010-111910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