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時統宇評《中國影像方志》:高冷方志接地氣

CCTV節目官網-CCTV-10 中國影像方志 來源:央視網2017年11月10日 15:16 A-A+

説來也巧,我們單位和國家方志館同一棟樓,這裡從未有過都市裏的熙熙攘攘,安靜中透著些許高冷。老實説,我也沒進去過幾次,可以想見,普通民眾對方志的了解,可能真的知之甚少。

高冷方志如何接地氣?這還真是個文化大題目,當然也是個電視的大選題。作為詳細記載一地的地理、沿革、風俗、教育、物産、人物、名勝、古跡以及詩文、著作等的史志,中國的方志寶庫為打造一部規模宏大的認識中國社會的影像版百科全書提供了豐厚的史料,也為電視文化工作者的史詩性大片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國慶黃金周後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影像方志》第二季,就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電視表達方式,再現了縣域範圍內的精彩中國故事。

既有百姓故事也有宏大敘事,既有小橋流水更有大江東去,區別於一般風光片而不失“志”的特點,這是《中國影像方志》最顯著的特點。按照“方志”的敘事方式,《中國影像方志》在體例佈局上分成了“地名記”、“歷史記”、“民俗記”、“名人記”、“音律記”、“美食記”、“物産記”、“當代記”等等。如果説“美食記”、“物産記”屬於小橋流水,那麼“歷史記”、“名人記”、“當代記”就是名副其實的大江東去。比如監利篇。“萬里長江,險在荊江”。在相當程度上,監利的歷史就是千百年來與肆虐的長江水害的搏鬥史。荊江大堤的修建始於東晉,拓于兩宋,分築于明,合龍于清,加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依江而立、濱江而興的監利,江堤就是它的生命線。同樣是大江東去,位於黃河西岸的陜西韓城則是另一幅圖景。韓城古城緊鄰黃河,城墻距河道最近處不足百米,卻幾乎從未受到洪水的侵襲。為什麼?全部奧秘就在於古代建築師的智慧——通過“以河制河”的方法,確保韓城免於水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於是,《中國影像方志》就兼具人文歷史和社會生活兩種紀錄片的雙重優勢。監利不光有美食糰子,韓城也不只是以羊肉饸饹讓人神往。長江和黃河賦予它們獨特的人文底蘊和歷史厚重,這種底蘊與厚重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靈魂之所在,也是一部電視作品的筋骨之所在。

用對中華民族産生了重大影響的標桿性人物作為《中國影像方志》的統領主線,在諸多“記”中不斷強化人物透視出的民族精神,以及對民族精神的滋養與涵育,這是《中國影像方志》又一個可圈可點的特點。這其中,最具影像衝擊力的當屬韓城人士司馬遷。“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的這段話被幾代人多少次的背誦,更讓我們不知多少次的想起。忍辱負重,不屈不撓,司馬遷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司馬遷在《史記》中曾歷數中華民族先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範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中國影像方志》所呈現的正是有如司馬遷祠坐落在山崖頂端,東臨黃河,西枕梁山,又恰如太史公的傲岸與高遠,慷慨悲壯,盪氣迴腸。

方志姓“方”,靈魂在“志”。影視作品的接地氣不是一般的接土氣,更不是接俗氣,而是連接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底氣,弘揚舍我其誰的志氣。這裡,《中國影像方志》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觀賞《中國影像方志》時,總是不由地想起小時候就熟悉的開國領袖毛澤東對中國的深情描述:“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土,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産;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毛主席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是1939年,十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再有兩年,我們將迎來共和國的70週年大慶。

今天,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而不懈努力。此時此刻,《中國影像方志》給人以巨大的歷史感。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就怎麼樣。當一部影視作品勾起每一位國人鄉愁的時候,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未來就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聯,精神産品人文教化的功能也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時統宇)

860010-111910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