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的《十九大代表風采》,我們再來認識兩位代表,他們分別是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檢察院的潘志榮,遼寧沈鼓集團設計院的姜姸。
潘志榮:草原上的“遊牧檢察官”
潘志榮從小生活在牧區,對蒙古語並不陌生。參加工作後,為能向牧民準確解釋法律知識,潘志榮開始了長期自學。現在,他不僅能説流利的蒙古語司法術語,還帶出了一批雙語訴訟人才。
達茂旗地廣人稀,為服務牧民,潘志榮一週至少4天都在牧區巡訪,經他手發放的“檢民聯絡卡”就有5000多張。
2015年的一次巡訪中,潘志榮接到舉報,有人擅自將集體草場轉移到親戚名下,套取國家禁牧補貼款。經過調查取證,潘志榮最終追返5萬多元補貼款。
30多年來,潘志榮走遍了達茂旗1.8萬平方公里上的77個行政村,巡訪了890個牧點,4000多戶牧民,辦理案件600多起。
姜妍:為乙烯裝置安上中國“心”
乙烯,是全球産量最大的化學産品之一。一套乙烯裝置壓縮機組是“心臟設備”。自主研發壓縮機,是我國幾代人一直在追逐的夢想。
當時在國內,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的研製處於空白,如何突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姜妍走訪了國內各大科研院所,看遍了英文原版資料,設計方案多次推倒重來。經過不懈攻關,她和她的團隊重新設計了壓縮機的結構,2011年,我國首臺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成功試運行。
從打破技術壟斷到步入世界前沿,這些年,在姜妍和她的團隊的努力下,國內石化企業的乙烯壓縮機幾乎大都實現了國産化,産品還成功進入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地。
編輯:崔維敏
責任編輯: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