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70118 養老就在家門口

來源:央視網2017年01月18日 20:05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不久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四次會議,提出了6件百姓關切的民生大事,其中一件就是養老。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佔總人口數的16.1%。隨著社會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化,養老模式從傳統的家庭養老正在向社會養老過渡,而目前,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局面普遍存在,社區養老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青睞的一種養老方式。社區養老,被稱為家門口的養老,這樣的養老方式既可以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裏度過晚年,同時也方便子女探望。社區養老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我們看看全國居家養老社區試點城市長沙在這方面的嘗試。

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長沙市60歲以上的老人12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16.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80歲以上的人口16萬人。為了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近年來,長沙市根據城市特點推出了一些小型化、分散式、建在社區裏的養老機構。這些養老機構由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化公司運行,主要服務於社區周邊的居民。長沙朝夕養老服務中心就建在長沙市中心城區的一個社區內,社區及周邊老人,平時可以享受到中心護理管家的上門服務。

平時,老人們有什麼事,還可以直接給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打電話。養老服務中心護理管家劉雄告訴記者:“掃一下衛生,幫她買需要的東西,有時候生命體徵的檢測,主要是陪她聊聊天,因為她一個人還是很無聊的。”

除了上門為老年人服務,社區養老中心也可以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那些在家沒人照顧的老年人可以就近到建在社區裏的養老服務中心來。

這種建在社區裏的養老機構不僅可以提供活動場所,還可提供就餐服務。此外,長沙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還有一種服務老年人的方式,就是老人全托在養老服務中心裏,對於這些老人的照顧,社區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有著嚴密的分工。

湖南朝夕養老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彬介紹:“第一個就是我們的護理管家。護理管家一般都是職業的護士,主要負責一些輕度的醫療部分和日常的管理;第二個就是我們的護理員,主要負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護理;第三個就是我們的社工,社工主要是老人的心裏慰藉,包括日常的精神娛樂活動。”

李建耀是全托在養老中心裏的老人,他住在這裡有三、四個月了,感覺這裡挺好。雖然離開了家,但是老人並沒覺得有什麼不習慣,因為離家近,想回家很方便。

除了像李建耀這樣健康的老人,在社區養老機構裏,還有一些失能的老人需要照顧,這些開在社區裏的小型養老機構,本身沒有醫療資質,平時只負責老人們一些簡單的配藥和胰島素注射工作,如果老人需要治療,就送到醫院,這就對社區養老機構前期的選址提出了要求。

任彬説:“我們跟周邊的大醫院都有綠色通道,直接到醫院進行治療,我們在選址的時候也比較注意,我們周邊500米就有一家三甲醫院,都是這種方式處理的。”

在長沙,除了這樣以養為主的小型養老服務機構,還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醫養結合模式的社區養老機構,老人們生了病不用再往醫院跑,可以直接在自己所在的養老機構裏就醫。在這裡記者看到,這裡的房間設施更像醫院,每個老人的床頭都安裝了呼叫系統。

長沙融城養老中心院長毛永釗介紹:“這個上面把老人的基本情況,包括體溫、血樣、脈搏都看管在裏面了。只要我們的護理員每天來看,都了解這個老人今天的情況是什麼,我們總的控制也會看。另外,老人有什麼應急情況,他只要一按,我們的護理員就及時趕到。”

這些建在社區裏的小型化、分散式、就近的養老機構,方便了社區裏的老年人,也為年輕人減輕了照顧老人的負擔和探望的成本,這樣的養老機構國家支持、老人也歡迎。然而,這樣的好事也不是政府有決心有財力就能辦好的。對於這種開在社區裏的養老機構,一些小區居民往往不希望設在自己家附近。

在長沙市芙蓉區的東岸城邦小區,兩個多月前,養老服務中心要進駐的消息在小區一傳開,就遭到了小區業主的抵制。

東岸城邦是一個商住兩用小區,共有三棟樓,南棟二樓有個夾層,當時養老中心就是要建在這裡。對於要建的養老服務中心,小區居民有一些擔心。有人説:“本小區的老人活動都沒有什麼空地了,養老院建這裡面的話,就全部都亂套了。”也有人説:“我們大人小孩在這裡玩一下,搞的是沒有碰到了,他説碰到了他們,那誰出錢呢?説不清楚。”也有人説:“特別是有傳染病,對小孩子身體不好,環境也不好。”

據了解,這家準備進駐東岸城邦小區的養老服務中心規模並不大,佔地只有500多平方米,主要是給老人們提供日托服務。全托的床位預計只設置15到17張左右。聽起來,這個養老服務中心只佔了小區很小的一部分,並不會對小區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於居民對傳染病的擔心,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設置了全托床位,但並不會接收那些有重大傳染病的患者。

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主任嚴婷説:“它和醫療是分開的,這個裏面還沒有進駐醫療。進駐的居民也必須是三甲醫院以上的醫院近一個月之內的體檢報告,一些重大疾病、傳染病,像這種人,他們自己是不會收進來的。”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説法,建這樣的養老機構對小區居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還會方便小區的老人,那為什麼小區居民會有意見呢?記者了解到,一方面是源於小區居民對要建的養老機構實際情況不了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街道沒有與社區居民充分溝通。

像這樣小區居民對養老機構進社區有擔憂的事並非個例。2016年9月底,在長沙市天心區怡海星城的一棟樓上,出現了多條橫幅:慶祝某養老機構入駐,小區居民這才知道這棟一直空著的大樓要幹什麼,隨之一些猜測和説法也開始在小區居民間傳播。

在一份據開發商與養老機構簽訂的租賃合同中,記者看到,養老機構的面積只是整棟樓中的兩層,床位也遠沒有傳説中的800個。湖南怡海三湘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崔連偉説:“只是50幾個床位,只是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些老人,就是提供一個娛樂場所給他們,進行一個交流,並沒有像業主所説的醫療垃圾、停屍房不存在。”

如果社區居民的擔心能夠及時得到解釋,就不會衍生出這麼多謠言,業主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抵觸情緒。

看來,要想把養老機構進社區這件好事辦好,還需要多與社區居民溝通,像長沙融城養老中心在建立之初,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為了讓社區居民放下疑慮,進駐社區前,這家養老機構用了半年時間給周邊居民做工作。養老中心在進社區前不僅讓社區居民知道社區養老什麼樣,還告訴社區居民,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同時也對社區居民所擔心的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經過細緻的溝通,這家養老機構的建設最終得到了社區居民的支持。

據了解,長沙市計劃每年將增加3000張養老床位,到2017年年底,長沙市各街道將至少建成一所日間照料中心或小型養老機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特別強調: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關係2億多老年人口特別是40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關係他們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全國養老機構總數達118萬多個,各類養老床位達695.9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只有31.6張,形勢十分緊迫。發展社區養老毫無疑問是緩解養老院床位、提高更多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好辦法。但是對很多人來説,社區養老畢竟是個新生事物。到底怎麼養老,社區居民能從中獲得哪些好處,居民的擔心有哪些解決辦法,針對這些疑惑和不理解還要進行耐心的解釋和宣傳,才能讓社區養老獲得更多支持,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8日 20:05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社會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化,養老模式從傳統的家庭養老正在向社會養老過渡,而目前,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局面普遍存在,社區養老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青睞的一種養老方式。社區養老,被稱為家門口的養老,這樣的養老方式既可以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裏度過晚年,同時也方便子女探望。(《焦點訪談》 20170118 養老就在家門口)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