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61125 用好健康社會的“大處方”

來源:央視網2016年11月25日 20:01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昨天,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上海閉幕。幾天來,來自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19個國際組織的1000多位嘉賓聚集上海,圍繞“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這一主題,交流觀點經驗。這些年,中國正致力於建設健康中國,很多重大公共政策的出臺,都體現了健康優先的理念。要保障“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需要細水長流,從日常和基層的健康管理做起,讓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

這天,江蘇鎮江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位副主任醫師和護士來到社區居民黃凱聲的家進行健康隨訪。

兩年多以前,黃凱聲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一款《家庭醫生個性化服務》協議書,他每年繳納550元,醫生團隊每月免費上門隨訪一次,免費上門送藥,併為他提供免費的包括心電圖、B超等體檢和基本醫療服務,這讓孩子在外地工作的老人黃凱聲心裏踏實了很多。

黃凱聲今年62歲,生病已有多年,看病、用藥已經是他生活中離不開的事。黃凱聲的病是一種慢性病,在我國像他這樣得了慢性病的老人越來越多,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流動人口的增加、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正嚴重威脅著老百姓的健康。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甚至死亡,而且對它的治療過程十分漫長,醫療費用極其昂貴。2015年4月國家衛計委發佈的報告顯示,慢性病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近70%。

怎樣才能少生病,做好健康管理,這是剛剛結束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近年來,圍繞健康管理的工作,我國許多地方都做了大量嘗試和探索,比如江蘇鎮江,在政府的組織下開展了家庭健康責任團隊服務,對慢性病及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干預 。像黃凱聲接受的這種健康隨訪,就是家庭健康責任團隊提供的一種服務。在鎮江的黎明社區,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個性化服務的已經有1800多人。

72歲的丁於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定期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測血壓、血糖等指標。這天,他的這兩項指標不正常。為了讓他安心,他被全科醫生轉診到專科醫生那裏。這裡的專科醫生是由上一級醫院的專家組成,他們每週在固定的時間來這裡出診一天。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了糖尿病、高血壓精細化管理小組活動,這個社區有近七千人參加了這種慢性病精細化管理活動。每兩個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會有一位由全科醫生帶領的團隊組織講課、討論。不便到現場的成員在家可以通過有線電視網收看講座,參與討論。

在這裡不僅有全科醫生授課,居民們也會在這裡交流自己健康管理的心得。

醫患之間的信任推進著慢性病精細化管理活動的進展,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識和水平,並且漸漸地改變了他們和家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理念。

除了接受慢性病精細化管理小組的指導,在政府引導下,鎮江的許多慢性病患者還逐步接受了以運動控制病情、促進健康的理念。

南山步道離黎明社區不遠,被稱為“鎮江人的健康路”,入選“江蘇最美跑步路線”。每天,王吉福和很多鎮江人都在這裡鍛鍊,幾年前這裡還有些荒蕪,2011年,鎮江啟動“健康鎮江”建設,市政府多個部門通力協作,退山還綠,投資約18億元,在這裡建成了一條全長約8公里的綠色步道,融休閒、健身、觀光于一體,深受居民喜愛。

如果説治病是戰術問題,那麼防病則是個戰略問題。怎麼防病,特別是防慢性病?除了加強社區社會的公共服務之外,我們自個兒對身體也得上心。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有過一份報告,題為《預防慢性病:一項至關重要的投資》,裏面説到,不健康飲食、不鍛鍊身體和使用煙草是導致絕大多數慢性病死亡的原因。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行為和生活方式佔到了60%。這也就是我們俗話説的,想要身體好,就得“管好嘴,邁開腿”。在上海的多個社區,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我的健康我做主。

這天,上海張江鎮江薇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組員們又聚在一起。不少小組成員都有慢性病,大家常常會聚在一起,學習健康自我管理,交流養生經驗。

上海開展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始於2007年,在當地政府推動下,張江鎮江薇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于2014年成立。張江鎮外來人才聚集,這個小區有大約60%到70%的老人來自外地,他們自稱“漂老一族”,漂泊、孤獨還有生活方式成為影響老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來自五湖四海的“漂老一族”,語言、生活方式、身心狀況都不一樣,怎樣才能做好健康自我管理?在固定的醫生指導下,經過系列課程培訓,小組成員制定了自己的個人行動計劃和目標,然後在小組進行交流,大家互相啟發,互相監督。

江薇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不只是學習傳播保健養生的場所,還是一個凝聚老人們的一個大平臺,他們的活動多種多樣。

參加社區自我健康管理小組後,老人們的生活慢慢發生了改變,身心狀況也大不一樣了。

在上海,到2015年底,這樣的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已覆蓋全市的街道(鎮)和居(村)委會,近44萬名社區居民參與小組活動。世衛組織曾經評價,上海的健康城市叫做群眾參與健康之路。

截止2014年底,上海市民健康素養水平達標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安全知曉率超過82%,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超過四成,全市健康人群,健康環境與健康社會的建設力度、支持水平與綜合水準正在穩步提升。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1949年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35歲,2015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4歲,而一個月前頒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實現這個目標,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尤其需要關注基層,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健康促進和健康服務。同時我們自己也需要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個0,都需要健康這個1作為根基,後面的數字才會有意義。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5日 20:01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2016年11月24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上海閉幕。幾天來,來自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19個國際組織的1000多位嘉賓聚集上海,圍繞“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這一主題交流觀點經驗。這些年,中國正致力於建設健康中國,很多重大公共政策的出臺,都體現了健康優先的理念。要保障“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需要細水長流,從日常和基層的健康管理做起,讓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焦點訪談》 20161125 用好健康社會的“大處方”)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