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王寅: 從《鄉約》看農村電視節目的改革與創新

CCTV節目官網-CCTV-7 鄉約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09日 22:33 A-A+

臨近五一,央視CCTV-7(農業與軍事頻道)《鄉約》節目推出《快樂“5·1”·東坡鵲橋會》,由“中國第一農民之友”主持人肖東坡帶領相親團隊深入廣東東莞、從化,江西全南縣,四川丹棱縣、米易縣等中國美麗鄉村,為村裏的帥哥美女尋找人生另一半。這幾期節目,笑點多、真相親、風景美、有內涵,獲得廣大觀眾的追捧,收視率也節節高升。

為什麼一檔以農民為主體、拍給農民看,又在農業頻道播出的節目,會有如此廣泛的群眾基礎,長期以來佔據央視7套收視率排行榜前茅?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值得借鑒:

第一,不斷創新,主動求變,契合新農村發展需求。

《鄉約》最早是一檔大型農村戶外訪談節目,曾經歷鄉村感人事跡、鄉村奇聞異事、鄉村文藝慶典等多次改版,每次改版不是為了收視率,也不是幾個人坐在辦公室裏閉門造車,而是長期紮根基層,對農村的變化、農民的需要進行深入了解之後主動的創新、求變。尤其是2014年初,節目大膽嘗試,改版成為央視唯一一檔相親節目。眾所週知,相親節目發展到今天,各種方式、路數都嘗遍了,從室內走向戶外,從普通人變成明星。雖然變化很大,但其實都是克隆國外節目的舶來品。唯有“鄉村”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中國原創”。中國是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中有8億都是農民,所以這個市場相當龐大。《鄉約》的製片人和創作團隊敏銳地發現這一“藍海”,相當具有遠見卓識。事實證明,《鄉約》的這次改變正是適應了中國新農村發展變化的規律,也符合農村城鎮化進程中老百姓的審美需求。

第二,中國風景,中國文化,傳遞濃濃中國鄉情。

《鄉約》改版之後,將舞臺搬到中國各地鄉村的油菜花田、歸航碼頭、山腳湖邊、縣城廣場,露天搭起場景支上喇叭,請當地男女現場相親,約兩千父老集體見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國味兒”特別濃郁,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咱們中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老百姓的純真本色其實就是這一地域的文化顯現。《鄉約》好就好在,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鋒來反映當地的文化特性,無論是臺上的男女嘉賓,還是台下的村民百姓,他們都特別直爽樸實,而且思想活躍、語言犀利,經常是直抒胸臆、語出驚人,這種“真性情,真敢説”,很直接的反映了當地百姓的所思所想及文化內涵,傳遞出令人流連忘返的淳樸鄉情,真正做到了讓觀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濃濃鄉愁”。

第三,貼近群眾,反映民聲,提供真誠服務

農村類節目要想做得好,真誠是第一位的。而這份真誠如何體現,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行了,還真得走“群眾路線”,深入到鄉間田野,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想村民之所想,樂村民之所樂,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給予他們最大的實惠。《鄉約》在這方面做得就非常實在:一是節目實在。比如嘉賓即便被淘汰,來到場下還有相親會;而對於現場成功牽手的嘉賓則贈送鑽戒、智慧手環!如果一年內登記結婚,更有二十多萬元的系列大禮。二是主持人實在。主持人肖東坡特別善於和老百姓打交道,總是不失時機的插科打諢,調侃嘮嗑,就像一個鄰家老大哥。在他的從容把控之下,現場笑果層出不窮,臺上台下一片歡聲笑語。正是這種接地氣的親民風格,讓《鄉約》成為展示當代農民婚戀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交友平臺,成為貼近群眾、反映民聲的農民之友,更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追看熱捧的農村電視節目知名品牌。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