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走進河北內丘縣崗底村,仿佛走進了花果山,村民正忙著給蘋果穿衣服,為什麼穿衣服?村民説,提起這事,他們就會想起教授李保國。
1996年,一場洪水後,查看災情的李保國來到崗底村,聽説來了大教授,村民拿出最好的蘋果招待他。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他們在桌上擺了幾個蘋果,這麼一小點,黑乎乎的,那簡直,那一個果一兩多,那還叫蘋果啊,我就想把蘋果質量給他們做上去。”
有了這個想法,李保國帶著妻兒,把家安在了崗底村,他遊説村民,把洪水衝得走了樣的荒山,整成梯田,再把蘋果樹從山下一直種到了山頂上。
李保國先教村民去枝杈,保好枝,舍小果,留大果,村民學得認真做得也認真,蘋果挂滿山的時候,他要給蘋果穿衣服,這一次,大家起了疑心了,村民王群書和安小三就&&唱反調。
村民不願幹,眼看趕不上季節了,李保國自己墊錢買來十六萬個紙袋子,好説歹説才用出去了六萬個。在村幹部訓導下,王群書和安小三勉強拿走了三百個。
教授發了火,王群書安小三倆人讓了一小步,他倆有自己的小算盤,拿三百個試試,長得好就算了,不好,得給李保國找點事兒。
秋天了,王群書和安小三把袋子一摘,蘋果確實比以前大,但又馬上拉下了臉,因為蘋果不是紅的是白的。
在村民焦急地等待中,摘了袋的蘋果,經過十來天的日光照射變樣了。
第二年,給蘋果穿衣服在崗底村全面推開了。
風波過去20年後,當年反對的王群書,獲得了果樹工中級證書,現在經常走出去幫別人,而崗底村去年光賣蘋果,人均收入超過了3萬元。
編輯:葛紹斌
責任編輯: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