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地少不保收、雨天兩腳泥、人往外面跑”,這是陜北黃陵縣索洛灣村過去的樣子,村支書柯小海17年裏為索洛灣村找到了一條集體發展的路子,現如今這裡已經大不一樣。
這兩天,索洛灣村峽谷古寨風景區的基礎工程即將完工,索道的安全性、房屋住宿的細節等,村支書柯小海都要反復和施工方溝通。
索洛灣村,地處陜北高原,緊鄰黃陵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有上百年曆史的自然洞穴,柯小海三年前帶領村民開始修建景區,今年秋天就能營業了。
柯小海有自己的致富經,可一個小山村要建景區,細算起來投資就得3000多萬。這麼多錢從哪兒來呢?這得從索洛灣村的集體經濟説起。
2000年,24歲的柯小海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那時人均收入還不到800元。2003年,國家森林公園、礦業公司投建等項目落戶索洛灣村附近,當時,很多村民拿到了一些土地佔用補償款,柯小海就動員他們購買車輛發展運輸,可村民們都沒人相信。
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柯小海聯合當地礦業企業首先修建了停車場,車輛多的時候,年收入近200萬。停車場發展起來了,柯小海意識到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他提出由“支部&&、企業管理、村民參股、市場運作”的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建起4家黨員&&的村辦企業,培育山核桃工藝加工、生態觀光餐廳、特産小吃銷售等多條産業鏈。
如今,索洛灣村人均收入達到28000元,新村落也在建設之中,未來每戶可以分到一套200平米的房子,自己只需拿10萬元,其餘都由村集體經濟補償。
編輯:常悅
責任編輯: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