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世遺旅遊:清東陵

旅遊首頁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08日 16:08 A-A+

原標題:

  2000年,清東陵入選《世界遺産目錄》。

  世界遺産委員會評價:

  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産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1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境內的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佈局最為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始建於公元1661年,戰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寢中,長眠著161位帝、後、妃及皇子公主們。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中華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歷來十分重視對死者的安葬和祭祀,這不僅是為了緬懷和紀念,也借此祈求祖先對後世的蔭護。作為封建統治者則將其作為關乎國祚盛衰、帝運長短的要工重典來對待。到了清代,更把這種理念推向了高峰。在陵寢的選址和規劃設計中,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著力體現“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將人的精神融鑄于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種崇高、偉大、永恒不朽的意象。在建築規模和建築質量上,則力求做到恢宏、壯觀、精美,以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氣派和威嚴,從而成為皇權物化的表徵。作為清代皇家陵園之一的清東陵正是這一傳統文化的不朽載體,達到建築與山水相稱的藝術境界,被世界遺産專家盛譽為“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當年順治皇帝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倣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嘆為觀止,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清東陵是中國歷代皇家陵園中最具特色的例證之一

  清東陵是中國陵墓營建活動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環境質量、山川形勢、陵寢建築以及陵寢建築的配置與山川形勢的結合上都達到了最為完美的地步,成為中國歷代皇家陵園中最富特色的例證之一。

  清東陵葬有不少對清代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在清東陵下葬人物中,不乏對清代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如:輔佐世祖、聖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開創“康乾盛世”的聖祖康熙大帝和高宗乾隆皇帝;清末兩次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這些人物在清代歷史舞臺上都扮演過重要角色,主宰國家命運,叱吒風雲,在國內外有極高的知名度。他們的陵寢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清東陵的經營跨越了兩個半世紀的時空,幾乎與清王朝相始終,不僅是研究清代陵寢規制、喪葬制度、祭祀禮儀、建築技術與工藝的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藝術的典型例證。清東陵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産。

相關閱讀 世遺旅遊:清東陵 |
我要糾錯編輯:嵇友菊 責任編輯: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860010-1128040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