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徵求意見稿)在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全面總結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歷史經驗,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提出未來1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總體戰略、發展任務、體制改革和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是指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改革創新是《規劃綱要》文本的突出亮點
《規劃綱要》文本是一篇以改革創新為基調,指向明確、舉措有力的規劃,令人耳目一新,倍受鼓舞。
《規劃綱要》文本貫穿著改革創新的主線。圍繞“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規劃綱要》文本強調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衝破傳統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束縛,著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
《規劃綱要》文本將改革創新滲透到各個方面。對各級各類教育發展任務的闡述,充分體現出改革創新的精神。《規劃綱要》文本提出深化課程改革,建立健全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辦學機制,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繼續教育激勵機制等改革舉措。《規劃綱要》文本在體制改革部分中,系統地提出了推進改革創新的戰略思路和框架設計,在人才培養、考試招生制度、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擴大教育開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特別強調要更新教育觀念、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實行教育家辦學和支持全社會參與辦學。
《規劃綱要》文本對改革試點作出部署,提出成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織開展10個方面的重大改革試點。
改革創新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從恢復高校招生考試製度,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到大規模派遣留學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極大地增強了教育活力,推動教育事業邁入蓬勃發展的新時代。進入新世紀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大部署,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開創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歷史。
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現行教育體制和機制尚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適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要求,不適應教育發展內在規律的要求。體制性障礙和深層次矛盾,已經成為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瓶頸。
只有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才能使教育發展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更加符合教育自身發展規律,推動我國教育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此,我們要緊緊圍繞培養人這個根本宗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體制機制改革和法制建設一體化推進,重點解決教育發展的體制瓶頸問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教育開放等。
改革創新需要地方大膽探索提供經驗
《規劃綱要》文本提出,要使改革真正成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強大現實力量,發揮地方改革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是關鍵環節。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上海,有責任、有義務繼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探索道路、提供經驗。為此,上海將著力開展七方面的改革探索:
一是探索教育公共管理新體制和新機制,提升教育公共管理水平。尤其是要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優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基礎教育優質資源的擴大和共享。
二是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和招生考試製度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尤其是要深化課程教材和教學模式改革,建立中小學生“減負”有效機制,革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是探索教育支撐産業結構調整的機制與路徑,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尤其是要根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探索産業發展、學科設置、人才培養同步規劃和同步建設機制,增強高等教育對産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
四是探索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機制與模式,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尤其是要探索中外合作辦學新途徑,將上海建成我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城市,提升我國教育在國際交流活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五是探索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新機制,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尤其是要探索建立學分銀行和學分互認制度,建設與構建學習型社會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開放大學,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
六是探索建設著眼未來、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教育發展戰略性支持平臺,增強服務國家教育改革和決策諮詢的服務功能。
七是探索建立教育區域合作聯動發展的新機制,增強上海教育輻射服務功能。
《規劃綱要》文本的頒布實施,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站在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 (上海市教委主任 薛明揚)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