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教育科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鄉村“博物館”:牢記歷史 珍愛今天

 

CCTV.com  2009年12月07日 09: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藏日報  

  鄉村“博物館”:牢記歷史 珍愛今天

  近年來,隨著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逐步深入落實,和全區其他地區農牧民群眾一樣,位於林芝地區邊防線上的朗縣金東鄉東雄村農牧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住上了寬敞、明亮、安全、適用的安居新房,村裏實現了“六通”,小孩讀書有“三包政策”,種田放牧均有政府優惠補貼……

  然而,這個村與全區各地市眾多相似的其他村子不同的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村民們開創並建起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村史展覽館”——東雄村民俗文化陳列室。這是他們記錄和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進行村民自我集體記憶的一種特殊方式,同時也是東雄村的村民們共同記錄歷史變遷、抒發對黨和國家無比擁護和熱愛之情的真實寫照!

  從博物館學角度來講,東雄村的鄉村“博物館”顯得有些粗糙和簡陋,沒有規範的陳列,也構不成完整的體系,但正是這個在高原土地上自發生長出來的、帶有質樸鄉土氣息的“博物館”卻令人深深觸動——因其質樸和真誠,它才那樣感人,它才受到村民們發自內心的熱切擁護,並始終具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強大生命力。與此同時,它替我們有力地回答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在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落實、農牧民群眾逐步富裕起來以後,新農村、新文化可以有哪些探索方向?保護農牧區民俗文化、傳承民俗記憶的方式有哪些?留存歷史記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層實踐和探索出路在哪?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工作、反對分裂和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穩定發展還有哪些多元化的新方法、新路子?

  不可否認,在經濟社會不斷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區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和農牧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承認各級幹部群眾對農牧區文化進行搶救性發掘和保護,以及對新農村文化建設傾注大量心力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重視和扶持像東雄村民俗文化陳列室這樣的民間自發生長出來的積極因素和良好勢頭,在合理引導的基礎上發揮其更大的效用,做好基層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進一步探索。

  歷史是群眾創造的,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位於大都市裏的博物館在保護民族文化遺産、陳述和展示歷史方面的確功不可沒,而位於民間的鄉村“博物館”對於當地群眾來説同樣意義重大,畢竟這是在他們家門口、以自己一片赤誠之心建成的,這也是東雄村民俗文化陳列室能成為當地群眾心目中的另外一個家的真正原因。

  一個小小的村史展覽館,因其自發的建成和質樸的鄉土氣息,在當地村民心目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可以預見,它也會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探索樣本!(麥正偉 張明海 陳林)

 

責編:李戎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