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焦點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古格腳下 旅遊和生態放飛希望

 

CCTV.com  2009年10月12日 15: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藏日報 中國西藏新聞網   

  進入象泉河流域,映入眼簾的是蔚為壯觀的土林。造形奇特的土林,讓人常常浮想聯翩,像宮殿、像寶塔、像房屋,甚至於人……象泉河是阿裏的母親河,在哺育了象雄文明之後又養育了古格王朝。如今,位於古格王朝遺址腳下的札達縣托林鎮托林居委會,依託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和獨具魅力的自然景觀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大做旅遊和生態文章,力創象泉河流域新文明——

  古格王朝遺址

  在距離阿裏地區札達縣縣城18公里處,有一個形似土林,又有房屋建築的山頂。放眼望去,它淹沒在廣闊的土林叢中——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古格王朝遺址。

  在公元10世紀至17世紀初,古格王國雄居在西藏西部,弘揚佛法,抵禦外敵。在吐蕃王朝以後的700年間,古格王朝在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時,古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裡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裡又是當時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但在1630年,一場由拉達克入侵引發的戰爭使古格王朝灰飛煙滅,銷聲匿跡。儘管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但今天的後人仍然可以在古格王朝遺址欣賞到先人留下的壁畫、雕塑、石刻等精美絕倫的宗教藝術作品。仍然可以通過古格王朝遺址的點點滴滴,遙想它曾經的輝煌與壯觀。

  古格王朝遺址總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物沿著逶迤的山勢,層層而上,直達山頂,佈局嚴謹,氣勢雄偉。整個城堡,從地面到頂端高300多米,由房屋、洞穴和佛塔以及碉堡、工事、地道組成。飽經歷史磨難的古格,氣勢不減,雄風猶存,它留下了寫不盡的珍貴歷史和説不完的神話傳説,殘存下來的窯洞、房屋、碉堡、古塔等各種建築物共1416處(座),保存較好的有紅殿、白殿、度母殿、大威德殿和壇城殿等。柱上和天花板上都有彩繪花紋和佛像,墻上繪滿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壁畫。

  1961年國務院將古格王朝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改革開放後,政府先後投鉅資對古格王朝遺址進行了多次搶救性維修。

  天邊的綠洲

  扎布讓位於古格王朝遺址腳下,象泉河畔,距離札達縣縣城18公里。這裡曾是象雄文明的中心。甚至就在1100年以前,吐蕃讚普後裔吉德尼瑪袞的孫子松艾從普蘭來到這片土地時,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豐美的綠洲。

  走進扎布讓,只見綠樹掩映下的村落整潔乾淨,一幢幢藏式小院毗連有序,象泉河水從村舍民房前潺潺流過,使這裡別有靈秀之氣。家家房屋寬敞明亮,藏漢式傢具一應俱全,電視、電話等現代家電一件不少。民房院內,群眾自種的西瓜、蔬菜等品種多樣。

  隨行的札達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邊巴羅佈告訴我們:“過去,扎布讓群眾大多散居在古格遺址腳下的洞穴和簡陋的土屋裏,靠種植青稞、豌豆和放牧為生。1978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扎布讓群眾全部搬遷到適宜居住、便於生産的象泉河邊;2004年,在扎布讓著手建設小康示範點,2005年,全作業組33戶、151人全部搬進寬敞舒適的新房,公路也修到了家門口。近年來,隨著以安居工程為突破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古老的扎布讓更美啦!”

  象泉河畔氣象新

  8月的扎不讓,處處呈現出一派收穫的繁忙景象。來自國內外的遊客讓群眾應接不暇,各個家庭旅館的主婦們忙著為客人準備可口的飯菜。

  措姆一家幾年前就辦起了家庭旅館,不僅為旅客提供住宿,而且還為旅客提供一日三餐。措姆説:“生意一直挺好。旅遊旺季時,一天食宿加上賣飲品能掙上千元。”

  在札達縣和托林鎮及阿裏地區有關部門的關心、扶持下,共投資20多萬元,為扎布讓作業組家庭旅館添置了傢具等基礎設施,配套開設了餐館,聘請專門的廚師,為遊客提供專業性服務。札達縣旅遊局還向參與旅遊服務業的農牧民進行餐飲、住宿、導遊業務等技能培訓。 據統計,扎布讓作業組每年接待中外遊客達2000人次。為了給遊客們提供方便,他們還修建了停車場、洗車場、家庭旅館、澡堂、娛樂場所等。

  截至目前,扎布讓作業組共有16家家庭旅館,其中4家為金星級,9家為銀星級,3家為銅星級,平均每戶有18個床位。全作業組從事旅遊業的服務人員達30人,人均每年可創收2300元。

  托林居委會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的旅遊開發中將通過組織“宣舞”表演,使札達“宣舞”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宣舞”是一種具有古格遺風的民間舞蹈,在古格壁畫裏多有出現。據悉,現在會跳“宣舞”的人不多。“宣舞”共分三場,表演者成一排,邊唱邊跳,每場的曲調和隊列都有變化,其服飾是鮮艷的藏裝。舞蹈時,其大紅披肩時起時伏,尤其讓人驚艷。2008年6月,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中,札達“宣舞”眾望所歸名列其中。

  在扎布讓,除了古格王朝遺址、莽莽土林、神奇“宣舞”,另一處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片挺拔蔥綠的白楊林和鬱鬱蔥蔥的沙棘。

  一提起這片白楊林,作為托林居委會的老領導努覺頓時興奮起來。

  提到種樹所需投資與勞力,努覺同樣顯得胸有成竹。他説:“縣裏投資雖然不多,但種樹都是動員群眾義務投勞,群眾也很願意幹。樹苗問題我們早就考慮了,從前幾年起,村裏已建起10畝育苗基地。這裡海拔只有3700米,又靠著象泉河,白楊樹插枝幾年就能成活。現在培育的樹苗不僅夠自己用,還能供應其它村。”

  努覺所展示與奮力所追求的,將是扎布讓乃至托林明天更加秀美的山川,以及依託生態建設後繁榮興旺的美好前景。

 

 

 

責編:張君梁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