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加查縣委書記石顯銀。
“加查”藏語意為“漢鹽”,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相傳當年文成公主在遠嫁西藏途中路過此地施捨鹽巴而得名。
對口援藏十多年來,到第五批援藏,加查發展進入一個爆發期,不到兩年時間當地財政收入翻了一番,農牧民收入快速增加。先後榮獲2007年西藏山南地區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二等獎,2008年度山南地區綜合目標責任制考評總分第一名,山南地區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單位,山南地區財政創收先進單位;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自治區蟲草採挖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當地幹部群眾一致評價湖北第五批援藏幹部的工作:“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思路。”
記者:作為湖北省第五批、宜昌市第一批援藏幹部,又是宜昌市首批通過公開招考選拔的援藏縣委書記,您如何理解中央的援藏精神和自身的使命?
石顯銀:援藏工作實際上是鄧小平理論“先富幫助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本質論在西藏的偉大實踐。縣級政權是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縣委書記作為當地執政團隊的&&人,責任重大。作為援藏縣委書記,我認為,在具備縣委書記所有的職責特徵外,還面對特殊的環境、形勢和任務,在身份、角色、任期等方面也有所特別,因此必須政治上要更清醒成熟,政策把握上要更準確全面,堅持原則上要更嚴格堅定,工作方法上要更科學講究,自我要求上要更紮實自覺。
縣委書記石顯銀(左一)在壩鄉為農牧區群眾開展衛生防疫知識宣傳。
始終把實幹、苦幹、幹好、幹出成效作為自己的追求
記者:您認為當好援藏縣委書記的最根本要求是什麼?您又是如何體現的?
石顯銀:要當好援藏縣委書記,最根本的是必須先當好加查人,並將自己切實融入到當地各族幹部群眾和各項工作中去。
來到加查後,做的一件事就是深入到當地幹部和廣大農牧民群眾中去,加強工作調研和思想交流,全縣77個行政村,現已到過62個行政村。我們開展了“學藏史、唱藏歌、跳藏舞、懂藏儀、交藏友”活動,加強了對藏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的了解。堅持把加查作為第二故鄉,視加查人民為親人,以發展加查、建設加查為己任,在思想感情上切實與當地各族幹部群眾融為了一體。
在實際工作中,牢固樹立援藏縣委書記是任職書記,不是挂職幹部,必須切實履行崗位職責的理念,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要求,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了職責使命。針對全縣面臨的重大機遇,及時組織分析形勢、研究了與大型項目建設承接配套的對策措施;不繞開矛盾,不回避問題,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研究解決了規範蟲草採集管理、安全生産綜合整治、疑難信訪問題調處、協調服務電站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在加強縣委班子自身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各項制度建設,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團結奮鬥、共同工作,切實融入到了崗位職責中。
援藏縣委書記不是榮譽,是職務,是要幹事的,不能當旁觀者,更不能當甩手書記。因此,始終把實幹、苦幹、幹好、幹出成效作為自己的追求,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各項工作中。近兩年來,堅持不等不靠,&&抓招商引資,&&抓重點項目協調服務,&&抓特色産業規劃建設,&&抓維穩機制建設和黨建示範點建設,全縣各項工作步入了新起點。2008年,初步完成了縣城區建設、核桃産業和旅遊産業發展等3個規劃的編制工作,高標準配套建設了加查鎮扎西定崗村新農村示範點,構建了“兩會一隊”、“三線負責”、“五層網絡”的維穩機制,培育並推出了洛林鄉普姆村、安繞鎮桑東村等一批基層組織建設的典型和第十二屆中國傑出青年農民桑旦等村幹部典型。全縣生産總值和財政收入在上年基礎上均實現了翻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7.51%。
社會、基層、群眾“三滿意”是對當好援藏縣委書記的具體認可和最終評價
記者:您從宜昌到加查任縣委書記以來,到目前,您認為自己是加查人民滿意的書記嗎?怎樣評價自己?
石顯銀:2007年7月,我帶著湖北宜昌410萬家鄉人民的重托和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加查,承擔起對口支援工作任務,在這兩年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始終不敢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時刻把“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牢記在心,力爭做到無愧於心、無愧於組織、無愧於援藏縣委書記這一崗位職責,讓加查人民滿意、讓宜昌人民滿意。
援藏幹部特別是援藏縣委書記,既是黨在新時期西藏工作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實踐者,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的組織者、謀劃者,同時也是宜昌加查兩地人民友誼的使者和傳承者。光榮而艱巨的職責使命激勵自己全面履行好應盡職責。
實實在在地講,每一次下鄉調研、與農牧民群眾座談交流、赴偏遠鄉村走訪慰問、和農牧民群眾一道搶險救災,都是向農牧民群眾學習的重要機會,他們勤勞、樸實、堅毅的性格,確實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在鄉村調研和與農牧民交流中,基層農牧民群眾對援藏幹部感激、信任和期待的目光,對我們觸動也很深。全縣各族人民對加快發展的期待,對我們來講,既是壓力,又是動力,這往往轉化成我們努力為農牧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厚重的激情。近兩年來,圍繞農村飲水、供電、醫療保障、産業發展等問題,&&組織為農牧民辦實事16件,自己重點幫扶一個貧困戶和一個孤兒大學生,實行一對一幫扶,已資助現金1.8萬元。
援藏工作實際上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歷程,在面對艱苦環境和種種挑戰時,始終保持一種樂觀情懷,在真切地感受這一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縣委書記當得怎樣,雖然組織上會進行考核,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接受社會、基層單位和廣大幹部群眾的評價。援藏縣委書記履職情況如何,在謀全局、抓大事,抓班子、帶隊伍,抓黨建、促發展、促穩定、促民生等方面工作成效如何,縣委書記自身形象在當地幹部群眾中的口碑如何,是評價援藏縣委書記是否稱職或優秀的重要依據。因此,作為援藏縣委書記,只有做到讓黨放心,讓社會、基層和廣大農牧民群眾滿意,才算得上向組織、向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記者:宜昌市對口援助加查為加查發展提供了大量項目資金的支持,但是與“輸血”比起來“造血”更重要,您認為怎麼樣才能更好地為加查發展“造血”呢?
石顯銀:湖北省宜昌市開展第一批援藏以來,共實施援藏項目5個,投入資金2200多萬元,相當於過去12年援藏資金的總和,每個項目都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確保了工程建設的高質量。
但僅僅“輸血”是不夠的,2007年,接到來加查援藏的通知後我就對該縣的基本情況進行一些基本的了解,並和從湖北荊州派往加查的第四批援藏幹部進行探討。上任後,我對全縣77個行政村的62個村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根據加查的特殊環境和對工作的特殊要求,提出著重妥善處理好“五個關係”,即“輸血”與“造血”的關係,“硬援助”與“軟援助”的關係,解決現實問題與長遠發展的關係,服務大型項目建設與自身發展的關係,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在抓好項目資金援藏的同時,著力抓好人才技術援藏、産業建設援藏和觀念機制援藏,拓展了援藏領域。
在兩年的時間裏,已爭取宜昌市向加查派遣醫療隊3批共6人次,派遣到內地挂職學習8人次,組織城建、旅遊規劃等方面的專家赴加查指導4批23人次。立足管長遠、打基礎,在組織制訂核桃産業發展等3個規劃外,還制定了5年援藏工作規劃;宣傳引導群眾樹立科學的消費、積累和發展觀念,戶均儲蓄存款由2007年0.8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2萬元;規範蟲草採挖管理,採挖人員減少81%,草場植被恢復費收入增加2倍,實現了“三無”,即無外來人員採挖、無安全事故、無社會治安和其他違法案件的目標;投資800萬元援藏資金,按照“六個一”,即實施一個安居項目、完善一個總體規劃、培育一個特色産業、開闢一條致富門路、弘揚一種文明風尚、形成一幅新村美景的要求,推進新農村建設步入了新起點;投入420萬元加強維穩裝備及基礎設施建設,組建由37人組成的治安聯防隊,完善了維穩長效機制。
縣委書記石顯銀(右二)深入農牧區群眾家裏調研。
記者:援藏幹部有時間限制,您認為像在加查這樣的縣開展援藏工作,幹部之間的銜接和幹部制度建設需要哪些創新?
石顯銀:當前援藏工作因為受時間限制,確實存在一些短期行為:一任只管一任事,新官不理舊事;援藏工作許多是建房修路,建來建去當地發展的自身活力不足,甚至在一些工作中還存在斷裂現象。因此,在援藏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認識現實工作的必要性和長遠謀劃的重要性。
在加查,我們十分注重“三個銜接”,一是思路規劃銜接。制訂規劃、謀劃思路,注重考慮過去的基礎,堅持站在對組織、對歷史、對加查人民認真負責的高度,深入調查研究、充分發揚民主、科學分析論證後,按程序提出和確定。只要以前制訂的規劃思路符合實際、符合程序,就繼續組織實施,不搞簡單否定和一味標新立異的“創新”;同時注重規劃的適當延伸和長期指導意義,比如我們在制訂援藏工作規劃時,將規劃年限延伸到5年,並且還制訂了全縣中長期發展目標任務。二是工作措施的銜接。不能“新官不理舊事”,前任未完成的工作或未來得及徹底解決的問題,堅持在弄清情況、掌握政策、明確要求後,實事求是地予以妥善處理,該解決的繼續想辦法採取措施加以解決。三是幹部工作的銜接。不能援藏幹部一輪換就大刀闊斧換幹部。近兩年來,我們堅持幹部隊伍總體穩定的原則,在全面了解各級班子運行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和幹部條件適當調整,保持了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關於幹部制度建設的創新問題,對援藏幹部來講,我認為一方面要堅持標準,嚴把入口關,切實把那些政治思想過硬、能力素質過硬、工作作風過硬的幹部選派到援藏崗位上來,讓他們切實擔當起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艱巨歷史使命。我覺得宜昌市委公開招考選拔援藏幹部的做法值得借鑒;另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營造一種有利於調動援藏幹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最近,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的《對口支援西藏幹部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情況,很符合實際。
記者:今年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了《關於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就加查而言,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重點、難點在哪?
石顯銀:農村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農村的組織基礎,也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切實把農村黨支部建設好,是村級組織建設的重點,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村級組織建設的難點,關鍵在於如何通過制度創新,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更好地發揮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作用。為此,近兩年來,我們通過狠抓“三加強一規範”,即加強村黨支部班子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規範村級組織活動和黨員管理,夯實了村黨支部引領農牧民群眾加快發展致富、維護社會穩定的基層基礎。在村“兩委”換屆中,共有37名致富&&人通過“兩推一選”新進了村級班子,每年對村幹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開展1—2次培訓,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全縣共確定村級後備幹部154人。發揮農牧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總結探索出村民自我監督管理10項考評辦法,找到了村級組織服務群眾和組織群眾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實施活動場所建設,逐步改變了過去村一級有組織、無陣地,有黨員、無活動的狀況。
記者:加查縣近幾年社會持續和諧穩定,請問您是如何處理幹群關係的?又是如何協調處理基層矛盾?
石顯銀:在對待幹群關係和協調處理基層矛盾的問題上,我覺得實際上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感情的問題,二是方法的問題。從感情方面來講,自己始終堅持以真誠的態度來對待同事、對待幹部和群眾,充分相信並依靠他們,發揮好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同時,帶著深厚的感情對待基層群眾反映的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不推、不拖、不繞,堅持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這樣既盡到了作為一名黨的幹部對農牧民群眾應有的態度和職責,同時也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方法方面來講,一是堅持遇到矛盾問題,敢於和善於直接面對,不遮掩、不回避、不推諉,切實負起責任;二是掌握政策、堅持原則,始終從政策、法律和原則的立場上分析研究問題,不主觀、不隨意、不盲目;三是堅持按程序辦事。近兩年來,先後針對蟲草採集糾紛、鉻鐵礦開發招商糾紛、工傷事故糾紛等矛盾糾紛問題,堅持深入調查了解實情,帶著感情做工作,按政策原則和規範程序協調處理,使矛盾糾紛均及時得到了妥善解決和平息。
記者:當前縣委書記這個群體備受重視,責任重壓力大,您最大的壓力是什麼?怎麼化解這種壓力?
石顯銀:縣委書記作為當地執政團隊的&&人和當地各級組織的領導人,肩負著團結帶領一班人抓發展、抓穩定、抓民生、抓隊伍、抓班子的職責任務,的確責任重大。黨中央高度重視,並專門就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出臺了具體意見。
我覺得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於責任,來自於對怎樣才能不辜負組織信任、家鄉人民重托和當地各族幹部群眾期待的認識和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有壓力是有責任心和對自我嚴格要求的體現,有壓力才會有衝破現狀,推進創新,追求更高目標的自我要求和動力。因此,有壓力並不可怕,關鍵要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不能沒有壓力,但也不能被壓力所困,甚至被壓力壓垮。我覺得化解壓力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努力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抓黨建、促發展、促穩定、促民生的能力、本領和成效;二是恪盡職守、紮實工作,切實幫助當地解決一些關係農牧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切實做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實事,只要自己實實在在努力了,真心實意投入了,真正做到了問心無愧,我想壓力就自然緩解了。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