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黃梅天裏的南京城悶熱難耐,是那種“躺著不動渾身冒汗”的天氣。南京中山路體校體操房裏的溫度比室外涼快不了多少,四台空調只剩下一台還能堅持工作,吐出些許涼氣。體操房裏跳動著20多名孩子們練習體操的身影,他們在體操中找尋著快樂。
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體操房裏,訓練設施已很陳舊,狹小的場地裏擺放著平衡木、單雙杠和吊環架等體操器械,很是擁擠。而這裡唯一奪人眼球的,就是斑駁墻壁上挂著 “鞍馬王”肖欽代表中國體操隊參加國際比賽的大幅照片,告訴所有人這裡是奧運冠軍的母校。
有“小馬神”之稱的肖欽出生於1985年,肖欽5歲開始在南京中山東路體操班練習體操,10歲進入八一隊,1999年14歲時進入國家隊,並逐漸成長為了最優秀的鞍馬選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肖欽獲得了體操男子團體和男子鞍馬兩項冠軍。
肖欽的啟蒙教練朱文元回憶道,當年作為中山東路體校體操班教練,去周圍的幼兒園挑小朋友的時候,他一眼就看上了肖欽。肖欽在鞍馬上的天賦在練習體操後不到1年就顯現出來。“在一次南京市慶祝‘六一’兒童節的大會上,我們體操隊應邀前去表演,其中一個節目是繞山羊全旋比賽,前面的小朋友最多做了30多個。肖欽最後一個上場,他很快就超過了前面的所有人,全場小朋友開始給他數數,一直數到100,肖欽才從山羊上下來。”
“一、二、三、四!快點!加油!加油!”。自由操場地的地毯上,幾個暑假裏剛來的小孩子正相互追逐,圍著四角練習著“小熊爬步”,玩得很開心。這一貌似和體操不搭界的遊戲,其實是在練習腕、肘、膝、踝等關節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運動協調能力。
中山東路體校校長助理、體操高級教練董燕燕,儘管行政事務繁雜,但她每天還堅持著帶孩子練習,剛入門的小傢伙都是由她親自帶著,在玩耍中逐步認識體操。體操運動員出身的她今年已經49歲了,推廣少兒基本體操已有多年。“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興趣第一,快樂第一,體操本身是件追求快樂的事情嘛”。
“每個新來的孩子,我們當然都會跟他講冠軍,講肖欽,但我們還會跟孩子講,希望你愛上體操,從體操裏得到快樂,做快樂的自己才是第一位的”。董燕燕這樣告訴記者。“其實,每年能升上省隊繼續體操專業訓練的小隊員也就4、5個,作為幼兒時期的一段經歷,大多數練過體操的孩子們又通過體操獲得了什麼呢?”
“不能一提體操,要麼是比賽奪金牌,要麼是吃大苦受大累……”,董燕燕告訴記者,體操首先是一項體育運動,是人們通過駕馭身體,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在追求的過程中收穫自信,培養出堅毅的精神品質。練習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彼此幫助做輔助、準備和保護,孩子們在提高自身運動的能力,也在相互的幫助中自然形成了集體協作的精神和責任感。而這些好的品質會伴隨孩子一輩子的事業和生活。
吊環很高,每天把小傢伙們抱上器械很多次,湯教練戲稱自己是名搬運工。
在這裡訓練的孩子裏,教練們期待著能有下一個肖欽。
幾位小隊員在平衡木上練習,也有在練習吊環的,身姿矯健。
或許是大部分的小隊員要去徐州參加全省少兒體操比賽的緣故,這幾天教練們的嗓門都大了不少,抓動作,扣細節,帶著“火氣”的呵斥,不時讓小傢伙們有些小緊張,甚至哭起了鼻子。
但記者留意到,在體操房進門左手邊的兩塊墊子上,放著幾桶類似寶高的插件玩具。訓練間歇,小隊員們都喜歡去墊子上玩上一把,尤其是男孩子,幾分鐘裏也能打造出自己想象中的戰車,在玩具中放鬆一下身體的同時,也把教練之前糾正動作時的“訓斥”快速忘掉,輕鬆投入接下來的訓練。
多年的體操教學已經讓董燕燕對體操的認識非常理性,近年來她一直堅持將“快樂體操”的理念推廣在教學中。早些年,很多家長送孩子學體操是為了成為運動員,當做一條出路。而現在,家長們的觀念已經悄然轉變了。“收穫了吃苦能力和協作精神,這是孩子一身的財富,教練謝謝您!”——每當一個孩子離開體操房的時候,家長的感言讓教練們最感欣慰。
採訪拍攝的過程中,一個很明顯的感覺便是,除了有著與同齡孩子不同的身體硬度,就是這幫練習體操的娃娃都很懂禮貌,樸實可愛,找不到大城市裏很多獨生子女身上散漫驕躁的氣息。
教練用刀片為一名小隊員削去手上磨出的老繭。
設施雖然陳舊,空間雖然擁擠,但孩子們依然在專注練習著,在體操中找尋快樂。“夢想著能有一座現代化的體操房,能讓孩子們有一個更大的活動空間,到時候我們還想想把墻壁也漆成鮮艷明快的顏色,讓孩子們在學體操的過程中更加感受到愉悅的心情……”。憧憬著體操房未來的摸樣,擦拭著額頭的汗水,董燕燕眼神裏充滿了期盼。
請掃描二維碼或者在添加朋友中搜索“cntvsports”加關注,收看更多體育精彩內容,期待您的加入哦!
幻燈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