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和奧運無關,和冠軍無關,這只是一個關於一對父子的故事:父親劉學根,兒子叫劉翔。
7年前的雅典,橘紅色跑道上颳起了一股黃色旋風:他,就是中國的劉翔——傲視群雄的“新飛人”。在他的前面,橘紅色的跑道仿佛燃燒起彭湃的激情,那裏承載着中國體育的光榮與夢想;在他的身後,是爸爸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是一段“追風少年”艱苦寂寞而又充滿憧憬的夢幻歲月……
劉翔和父親
“淘氣大王”在父親巴掌下懂得規矩
如果用“皮大王”來形容童年的劉翔,絕不過分。面對這個曾經放學玩耍後連書包都能忘在馬路上的兒子,劉學根覺得自己最有力的“武器”,還是“打”:從最輕的敲“毛栗子”,到最重的拿掃帚柄抽屁股,老劉通過將“打”的強度分為不同等級,讓劉翔自己感受錯誤的嚴重性。也正是在“挨打”的過程中,劉翔第一次領教了老爸“打人的藝術”。
一齣生就9斤重的劉翔,小時候堪稱“淘氣大王”。劉翔回憶説:“我就是在我爸爸劈劈啪啪的巴掌聲中‘茁壯’成長起來的。我看到他發怒的樣子是真的害怕。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看馬戲,出來時我恰好看到別的孩子手裏拿着那種可以正過來倒過去翻着玩,還會一閃一閃的手動滑輪玩具,就吵着要買。媽媽不同意,我稍微犟一犟,爸爸的巴掌就無情地揍上來了。再比如,放學後,和同學一起去打游戲機,回來卻撒謊説是在同學家裏做功課,一頓揍是逃不掉的了。”
爸爸始終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尤其像劉翔這種“淘氣包”。不過,每次打完,他都無一例外地要跟劉翔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由此建立初步的判斷能力——這種事情以後堅決不可以做。
劉翔在父親面前很“調皮”
言傳身教告訴兒子做人要謙和正直
嚴歸嚴,打歸打,其實爸爸對兒子發自內心的疼愛和關心,劉翔都知道。劉翔還在少年體校的時候,通常下午都要訓練到晚上六七點鐘。爸爸下班後,幹了一整天的活已經很累了,還要開車來接劉翔。他怕兒子大運動量之後餓肚子,會事先把麵包等點心買好,讓兒子舒舒服服地往車上一坐,就可以開吃。但他自己卻時常餓得肚子咕咕叫。
爸爸是通過言傳身教讓劉翔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劉翔和爸爸可以説是無話不談的。劉翔的爸爸以前是知青,回上海後就到廠裏工作,並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跟劉翔説話的時候,他也從來沒有引經據典。他所跟兒子説的,都是些大白話,是從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老老實實地做人、過日子的原則和道理。
爸爸總跟劉翔説,做人一定要正直、正氣,要做個好人。這個世界上,可能會有很多不公平的事,這些事也可能會讓我們遇到,但一定要相信邪不壓正。爸爸那份中國男人傳統倫理道德的世界觀,還有他為人處世的方法,讓劉翔從小耳濡目染。
在爸爸的支持中“追夢”
上初一時,劉翔的身高竄到1米70以上,不過練着練着,教練發現劉翔在跳高項目上也許很難出頭,於是就想到幫他改個項目。
家人都反對劉翔成為專業運動員,他們害怕練不出結果,同時希望劉翔能夠和平常孩子一樣在學習上出人頭地,決意讓他遠離體育,去考大學。這個時候,只有爸爸支持他。同時,劉翔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要把跨欄進行到底,因為他已深深地迷上了這項運動。此時,爸爸又一次站在了兒子身邊,他苦口婆心地為兒子爭取了家人最大的支持。
在劉翔的運動生涯中,爸爸為他提供了足夠的自由空間,讓他盡情“飛翔”。爸爸的支持與理解,教練的信任與幫助,托起了少年的劉翔,使他開始在人們的祝福中追夢,展翅起飛。
過去的歲月,短暫而漫長,劉翔所取得的成績,似乎就在昨天,而那獎牌背後的酸甜苦辣,則一天天讓爸爸反復咂味。如今,看著眼前1米89的兒子,20年前那個瘦瘦小小的劉翔,還常在爸爸的回憶中奔跑跳躍。(根據《我是劉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