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奧運倒計時一百天央視網珠峰直播報道文字實錄

CCTV.com  2008年05月01日 02:18  來源:  

  記者鄭紅偉: 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看到的是央視網在珠峰大本營為您帶來的直播報道。

  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百天的特殊日子裏,在珠峰大本營這個特殊的地方,我們網友們首先想到的是奧運聖火能否順利地登頂珠峰?對此我們請到了中國登山協會的前秘書長,也是這次央視珠峰奧運火炬報道的總顧問于良璞于老闆,請他來跟我們聊一聊。

  于老闆您好。網友們都很關心聖火能不能順利地登頂珠峰。因為大家都知道珠峰的環境非常惡劣,您能不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環境到底有多惡劣?

  于良璞:珠峰的環境大家都知道,它本身是世界最高峰,尤其北側是以氣侯惡劣為著稱的,你們今天看這個天氣很好,實際上沒法登頂,風很大,上面看著旗飄得很大,風很大。

  往往有時候看著特別好的天,結果上面風很大,也無法登頂。決定珠峰登頂的關鍵因素就是風,並不是低溫和雲。像我們原來登山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在頂峰上的氣侯最好是每秒20米以下的風速,如果是再高一點的風速上面很難活動。所以這次火炬登頂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這次實力很強,有很強大的隊伍,但是要看天氣,看天氣怎麼樣,如果老天能給我們好天,風速能低於每秒20米的話,那登頂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記者: 剛才您也説了,我們有很強大的隊伍支持我們登山,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這些登山隊員做了哪些準備來應付這樣惡劣的環境?

  于: 這次31名火炬手做了兩年的準備了已經,經過兩年的選拔,從藏族隊員、漢族隊員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隊員裏面挑出來的,可以説是中國最精英的隊員了,不管男隊員還是女隊員。央視這次配備的頂峰拍攝的隊員也是最強的,其中有的就有六次登頂珠峰了。

  這次參加珠峰的火炬手都是有登頂珠峰的經驗,都登過珠峰,對他們來説,珠峰的環境、氣侯和路線他們都清楚。

  記者: 很多網友都注意到了,我一直稱于老師為于老闆,其實登山圈裏都是這麼稱呼于老闆的,在我們印象中,一説老闆就是老大的意思,您能不能給我們説説為什麼大家給您起了這麼個名字?

  于: 一個,可能因為我年紀大,今天在這個圈裏頭,在這個營地裏算一算可能沒有超過我年紀的,可能因為我年齡大。另外一個就是可能過去登山隊每次重大的登山活動我都參與前期的籌備和準備工作,包括後期準備和文件的計劃的準備,甚至參與有時候中間參與實際指揮的一些問題,大家就希望缺什麼東西找我要,好像我都有,實際這都是大家準備的,根據計劃準備的。怎麼説呢?老闆無大小,開小店也是老闆,開大公司的也是老闆,這就是大家那麼個戲稱吧!

  記者: 您是大老闆,您絕不是小店的老闆。但是大家聽了可能有個疑問,您當時為什麼沒有選擇做一個職業的山運動員,而選擇了做幕後工作,做後勤工作?

  于: 實際我1974年到登山隊,我到登山隊之前是國家田徑隊的,因為74年登山恢復,準備75年再次登頂珠穆朗瑪,所以我一直以來就當身體技能教練,另外就是當時當地人少,我就跟原來錢主席一塊搞資料,包括電影、錄像、照片、文字,搞這些工作。但後來改革開放以後,一些重大的登山活動我也參與一些前期的準備、談判工作,自然而然就有計劃、文件都由我來做,就是你做好文件、計劃就採買,採買做準備,大本營去管。實際我並不是管後勤的,我主要的工作就是資料和教練。自然而然就成了後勤主管了,我説後勤主管也不錯,能為登山做出一些貢獻來也是應該的。

  記者: 但您從事的這些幕後工作實際上是關係到登山的成敗,關係到運動員生命安全可以説最重要的工作,您怎麼保證您的工作萬無一失?

  于: 後勤工作對登山來説是很大的一攤,過去75年登山的時候後勤組就35多人,當然這裡包括司機、炊事員這些人,這些後期工作主要是保證登山的過程當中能順利進行,因為需要大量的物資。現在珠穆朗瑪的條件好一點,就是有車,拉薩能補充一些物資,但是山區就補充不了,沒辦法補充,像喬戈裏峰,世界第二高峰,一進三個月,封閉的,中間的物資根本沒辦法補充,那就要事先做一個嚴密的計劃,就是人的消耗量和時間推移的消耗量都要計入到裏面去,既能保證大家的需要,還能保證物資的供應。但是物資的供應對運動員來説,在山上很艱苦的條件下需要補充體力,需要恢復體力,那需要大量的物資,這後勤的工作就顯得更重要,包括吃、住,尤其是食品的準備,像這次6500米,那麼多人,100多人的食品準備那是很複雜的工作。所以這項工作也是登山很重要的部門,保證後勤供應,保證後勤的管理,來保證大家的生活需要,來保證登頂的最後完成。

  記者: 我知道您還有一個美譽叫“珠峰活化石”,您對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是瞭如指掌,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第一次中國人攀登珠峰是什麼情況?和現在我們今天攀登珠峰有什麼不同?

  于: 因為我是搞資料的,所以我知道的情況多一點,不管是歷史資料還是現實情況都知道得多一點,因為搞資料的特點,你不了解這個你就沒法搞資料。

  在中國第一次登珠峰是60年,在60年之前醞釀了兩年,基本是58年開始準備,就是要首次判定珠穆朗瑪。在此之前中國人沒有8千米以上的登山經驗,也沒有這個經歷,最高就是57年登中華山,7500米的高度,再就是登“木塔戈”7600米的高度。第一次登的條件跟現在是沒法比,現在我們有汽車可以直達大本營,那時候汽車到不了,沒有路,59年偵查的時候,他們由日喀則出發的時候,偵查到珠穆朗瑪走了20天,騎馬和步行走的,到珠峰來偵查。後來為了60年的珠穆朗瑪現修了一條公路,不是我們走的這條公路,是底下那條路,是到大本營絨布寺。條件比現在要艱苦多,當時正好三年困難時期,沒有吃的,路線是困難時期沒有吃的,還要保證登山運動員的食品,在那種情況下你可想而知了,很困難了,一天的伙食費也就幾毛錢,一塊錢,那就主要大量地吃罐頭和方便食品,當然那時候部隊給了很大支持,主要靠部隊來支持,包括營地、帳篷。現在都是軍用帳篷,那時候軍用帳篷沒有床,不像現在有床,有墊子,就睡在地下,有一公分後的氈墊鋪在地下睡覺,當然那時候中國隊的裝備還是比較好的在那時候,生活條件,包括路線,雖然59年偵查過一次,但是路線還是不清楚,尤其是上行路線不清楚,還是參照了英國人解放前七次攀登珠穆朗瑪的經驗和他們提供的資料來選擇的一條攀登路線,就是現在的傳統路線,這條路線就是60年中國人第一次走的,就叫中國傳統路線。

  記者: 我第一次見到您是咱們在懷柔登山基地的路上,當時您給我的感覺就是寬厚、飽經滄桑的一個老者,您和山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您覺得您的生活、您性格,甚至您的容貌是不是都因為山而留下了一些痕跡,甚至一些改變?

  于: 那肯定是,因為登山者就是以山為家的,工作就是以山為主的,來圍繞山做工作的。現在這幾年隊伍不是很多,剛開始開放的時候,八幾年的時候,一年我們要接待上百支隊伍,包括旅遊的隊伍,包括登山隊,像我還不是最多的,我一年進山最多的時候,84年進9個半月,在山裏呆9個半月,不是一次活動呆9個半月,就是接一個隊出來馬上回到北京,呆三天兩天馬上接個隊再走,在山裏9個半月。山區環境很艱苦,但是對於我們登山者來説,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以山為樂,感覺在北京呆長了還呆不住,還不如在山區清凈一點。因為登山工作,不管當監督官也好,還是組織這樣的登山活動都單一性特別強,就是山,目的就是到頂,把大家送到頂上去,這是目的,不像在辦公室裏工作,繁雜,又是家庭的事,辦公室的事,人事的事,左右上下平衡的關係,所以不如在山裏頭呆著舒服。所以那時候我們都感覺每年必須要到山裏去過一段,作為在辦公室生活的調劑,是最好的調劑,我們感覺是最好的調劑,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回到城市以後,那感覺完全不是一樣的感覺。

  記者: 那您記得您這是第幾次來到珠峰了嗎?

  于: 我來珠峰這一次正好是第19次,當然這不能算我中間下去兩次,這都不算,這是第19次。

  記者: 我問一個可能有點傷感的問題,您還會有下一次嗎?

  于: 估計不會有了,因為從我的年齡也好,從活動,我估計這次珠穆朗瑪活動已經到了輝煌的頂點了,以後再有這樣的活動在珠峰我不可能,再下次有奧運會在珠峰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活動。説悲觀點,近十年在中國不會有太大的珠峰活動,當然我年紀基本上也不允許再參加這樣大的活動了,所以我悲觀點説,我是最後一次到珠穆朗瑪,第19次也是圓滿了,阿拉伯數字最係的數字,最大的數字都佔了就完了。

  記者: 謝謝您于老闆,您在我心中就是一座飽經滄桑,永遠屹立不倒的山峰。

  于: 不能那麼説,謝謝。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