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體育頻道 > 孫正平聲涯 > 正文

乒壇怪手陳新華為什麼被雪藏

CCTV.com  2008年01月14日 15:14  來源:  
[內容速覽]   就是這個陳新華,當時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在國際大賽中露面,目的就是為了決戰瑞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回上一屆失去的冠軍。 陳新華不但球風怪異,基本功非常紮實,守中反攻,球削的低、削的轉,有突擊一拍,而且個性突出。在場上,他是一個笑面虎,總是面帶笑容,常常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手。贏了球他笑,輸了球他也笑,心理素質不好的球員,看見他的笑就心裏沒底,總覺得他的笑容裏帶著一種挑釁和挑逗。其實他平常就是這樣,有時候他還會打一些表演賽,用乒乓球進行非常有趣的滑稽表演,比如兩個人都蹦到臺子上轉著圈打球。

乒壇怪手陳新華

  CCTV.com消息: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人最熟悉的體育比賽獎盃一共有四座。羽毛球男女團體的湯姆斯杯和尤伯盃,和乒乓球男女團體的斯韋斯林杯和考比倫杯。現在看來,這四座獎盃在國際體育中的含金量顯然無法與世界盃足球、排球或世界籃球錦標賽相比。但在那個時代,這兩項運動是實現中國體育強國之夢的目標,是體育鍵兒的夢想,那就等於是中國的“世界盃”。中國最早的體育迷,就是在1961年聽著張之老師對第26屆世乒賽的鏗鏘轉播,從此愛上了小小銀球,也愛上了體育。我也是在屋檐下聽著張之老師的解説,從此萌發了做一名體育解説員的理想。

  在我少年的記憶中,張之老師有幾段非常精彩的描述讓我多年來仍然記憶猶新。比如,徐寅生大戰星野時,當徐寅生打了一個好球,工人體育館一萬兩千人爆發出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張之老師説道:“徐寅生非常沉著冷靜,就像在長安街上散步一樣去撿球,星野走起路來一搖一晃,像個戴盔甲的武士。”這兩句話,一下子就把兩位運動員的特點淋漓盡致的勾勒出來,十分動人。又如講張燮林神出鬼沒的削球,張之老師説:“張燮林的球就像楊柳一樣柔像煙一樣輕輕的飄到了球臺上,然後像一團火一樣燃燒起來,讓對方摸不著頭腦,竟然幾次都打不到球,以大比分戰勝對手,使觀眾看得目瞪口呆,拍案叫絕。”這些精彩的解説,都來自張之老師紮實的基本功,臨場細緻的觀察,敏捷的反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

  就是從那時開始,中國乒乓球隊就有一個傳統,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智囊團在賽前往往徹夜不眠,討論究竟出哪名球員讓對方最難受。在團體賽當中整合最大優勢,經過大家慎重選擇,採取一種切實可行的能夠保證中國隊能夠發揮水平、獲得勝利的一種方案,實踐證明屢屢獲得成功。在第26屆世乒賽上,莊則棟、容國團立下奇功,徐寅生對星野的12大板,都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著名的戰役。日本當時實力非常強大,但木村強烈的弧旋球、星野的打法、荻村的全面,都敗在中國隊手下。這不能不説是運動員的優秀,教練員精湛指揮和我們布兵排陣的成功。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中國隊力爭衛冕。五虎上將莊則棟、李富榮、張燮林、徐寅生和周蘭蓀技術水平都日臻成熟,一路過關斬將打到決賽,決賽到底哪三名隊員出場呢?當時莊則棟和張燮林肯定要出場,第三個人選是誰,就看教練員、智囊團的決定。徐寅生同志後來寫了一篇文章,分析當初的抉擇,全篇文章充滿了辨正唯物論,充分顯示了徐寅生的謀略。我記得他在文章中説:“前兩個人選沒有爭議,必定是莊則棟和張燮林。第三個人選,出周蘭蓀比較兇——周蘭蓀是膀闊腰圓,推擋打法是中國隊最優秀的;而上我比較穩,因為我打球是憑腦子,講求落點,講究旋轉、講求變化。如果組織上決定我上,我有信心。但是我雙手贊成上李富榮,因為李富榮在第26屆、27屆上沒有作為團體賽主力球員上場,但是單打都拿了亞軍,僅次於莊則棟。現在他憋了好幾年,從水平和能力絕對是超一流的,而且求戰慾望非常強烈。在訓練當中,哪的地板跺的震響,那個地方肯定就是李富榮在練球。他練球的鞋也比別人壞的快,流的汗也最多,所以我贊成李富榮上。”

  果然,智囊團最後經過慎重考慮用了李富榮,李富榮不辱使命,在決賽當中一戰成名。他第一局和木村打到16比20落後,非常危險,但硬是憑藉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高超的技術,關鍵時刻敢於發揮的特點,最終反敗為勝,拿下了關鍵的一分,幫助中國隊又一次衛冕成功。與此同時,從26屆、27屆到28屆,莊則棟和李富榮都分別是男子單打的冠軍和亞軍。在後來的第28屆上,李富榮能力已不在莊則棟之下,但為了保莊則棟拿到三連冠,仍然服從了組織的安排。

  中國乒乓球智囊團的組織安排,數十年不變。到了1985年第38屆,這是我到現場轉播的第一屆世乒賽。我記得當時國際乒聯為了表彰蔡振華和瓦爾德內爾的突出成績和對世界乒壇的貢獻,在比賽之前為他們兩個發行了一套一版兩張的郵票。

  第38屆世乒賽時,瑞典隊已經崛起,逐步成熟,和中國形成激烈的抗衡。在第37屆世乒賽中,他們就擊敗過中國隊,奪走了斯韋斯林杯。瑞典隊中的瓦爾德內爾、阿佩伊倫、林德、卡爾松、佩爾森這些隊員如日中天,處在最鼎盛時期,中國隊要想奪回這個冠軍是談何容易。但在那屆世乒賽上 ,在智囊團的策動下,中國男隊打出了一張怪牌——來自福建老將陳新華。陳新華是個削球手,所謂削球,則是自歐洲乒壇發明,但卻在亞洲乒壇發揚光大的神奇技術。

  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削球手是匈牙利的西多,還有一位手持反膠海綿拍的別爾切克,中國教練曾經評論他削出的球“起重機都拉不起來”。隨著弧圈球在歐洲的流行,削球打法的重心逐漸轉向亞洲。繼同樣以穩為主的姜永寧之後,李仁蘇開始嘗試將“轉不轉”原理用於削球,而兩面反膠的王志良,則讓轉不轉削球首次在世界比賽中大放異彩。

  他的雙打搭檔張燮林,也在壓低弧線穩削的前提下,借助長膠的性能配合少許反攻,屢屢令對手方寸大亂。中國特色的削球打法始見雛形。到梁戈亮參加世界比賽時,他在削轉不轉的基礎上,融入了倒板技術,令橫板削球的變化空間和進攻機會大為增加。限制膠皮顏色之前,中國最後一位倒板削球的代表人物陸元盛,也是唯一一位正手長膠、反手反膠的著名削球手,可謂獨具一格。陳新華反手採用長膠,削中帶攻。這是一種顆粒向上、直徑小于高度的膠皮,旋轉變化相當大,對方拉過來的球越轉,削回去的越轉,而且擊球下沉,對方不容易發力拉球。

  就是這個陳新華,當時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在國際大賽中露面,目的就是為了決戰瑞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回上一屆失去的冠軍。當時,中國乒乓球界已經感覺到,和瑞典相比,我們的近臺快攻的確有優勢,但對方的中盤相持能力和兩面弧圈球打法更加先進,我們應對起來有困難。中國隊為了出奇制勝,做了陳新華的工作,讓他兩年中沒有在任何國際大賽中露面,包括像洛杉磯奧運會這樣的重大比賽,也沒有讓陳新華參加單打比賽。陳新華失去了很多揚名立萬的機會,但為了祖國的榮譽,為了能在第38屆世乒賽上打翻身仗,陳新華都默默的承受了。到了哥德堡,陳新華兩年來積累出的殺氣,都用在了瑞典隊身上。

  決賽中果然又是中瑞交鋒,中國男隊的三員虎將分別是江嘉良、陳新華和陳龍燦。第一場比賽,就是由陳新華對瑞典大將林德,林德的打法極其兇悍,是一個真正的急先鋒。陳新華不但球風怪異,基本功非常紮實,守中反攻,球削的低、削的轉,有突擊一拍,而且個性突出。在場上,他是一個笑面虎,總是面帶笑容,常常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手。贏了球他笑,輸了球他也笑,心理素質不好的球員,看見他的笑就心裏沒底,總覺得他的笑容裏帶著一種挑釁和挑逗。其實他平常就是這樣,有時候他還會打一些表演賽,用乒乓球進行非常有趣的滑稽表演,比如兩個人都蹦到臺子上轉著圈打球。

  當時,林德一來對陳新華的球風不適應,發揮不出自己的弧圈球威力,二來被陳新華的微笑攪得心煩意亂,最終0比2敗下陣來。我記得,在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林德説:“我很不高興,他一直笑著看著我,對我精神上是一種極大的壓力,我不知道他在笑什麼。”就這樣,陳新華笑過了第一關。這一關通過,後面如履平地。中國男隊以5比0復仇,奪回了斯韋斯林杯。陳新華是當之無愧的乒壇怪手奇兵,在當時傳為美談,名噪一時。

  在那一屆世乒賽上,中國女隊也成功衛冕考比倫杯。江嘉良獲得男子單打冠軍;曹燕華獲得女子單打冠軍;戴麗麗、耿麗娟組合奪得女子雙打冠軍;蔡振華和曹燕華組合獲得混合雙打冠軍。在所有冠軍中,只有男子雙打一項旁落。

  當時,給我當解説顧問的正是當年五虎上將之一的周蘭蓀指導,現在他已經去世了。我有一張很有紀念價值的照片,是中國男女隊獲得斯韋斯林杯和考比倫杯之後,當地一家很大的華人餐館請中國隊去慶功,我們也在被邀請之列。在那裏面,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和那兩座獎盃合了影。當時我穿著在斯德哥爾摩買的黃色西服,非常筆挺,帶著有奧運標誌的紅色領帶,容光煥發。那時候,我覺得張之老師和宋世雄老師目睹和解説過的偉業,我終於也做到了。

  如今,怎樣擊敗中國,已經成了全世界乒壇最大的課題。中國兵團在世乒賽上囊括七個冠軍成了家常便飯,長盛不衰,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責編:鄭德春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