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貌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2:16 來源:
北京市簡介
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為歷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渤海約150千米。面積16410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為1492.7萬人。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山地佔全市面積的62%;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鐵等多種礦物和花崗石、大理石等優良建築材料。
人口、宗教、民族
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戶籍人口1159.5萬人,其中男性5853824人,女性5741161人。非農業人口849.5萬人,農業人口310萬人。城近郊區人口為704萬人,遠郊區縣人口為455.5萬人。每年北京新生兒約5萬人,外地來京入戶人口約16萬人。2004年本市自然增長8000人,機械增長11.4萬人。另外,據公安機關統計,目前全市暫住3日以上在公安機關辦理暫住證登記手續的流動人口已達到364.9萬人。
北京地區的宗教有:佛教(其分支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道教、伊斯蘭教、 天主教、基督教。它們對各自的信教群眾産生不同的作用。特別是佛教、道教和伊斯蘭 教,還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的發展有過深遠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1988年北京市共有各種宗教徒近5萬名。其中,天主教徒人數最多,有3萬餘名;伊斯蘭教徒 12000名(“開齋節”時的統計);佛教和道教的教徒,僅據寺廟道觀的統計有600多名,藏傳佛教雍和宮一處就有87名。宗教職業人員共有440名,其中天主教 100名,基督教106名,伊斯蘭教78名,佛教67名,道教2名,藏傳佛教87名。
北京市主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有40多處,著名的教堂有:天主教有東堂、南堂;基督教有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清真寺有牛街清真寺、東四清真寺、花市清真寺。屬於佛教的有:廣化寺、通教寺;屬於喇嘛教的有:雍和宮、西黃寺。道教有:白雲觀。
北京的寺廟觀堂是宗教界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場所,其中的多數還是人們嚮往的遊觀覽勝地。
建國以來,在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北京宗教界人士逐漸開展了同各國宗教界人士的友好往來。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北京的宗教人士與世界宗教界人士的 友好往來日益頻繁,據統計,1982年至1987年各愛國宗教界團體共接待來自亞、非、歐、美各洲許多國家宗教界領導人、學者、穆斯林朋友13萬人次,市伊斯蘭教協會 接待的各國穆斯林朋友近4萬人次,天主教接待的外賓有74000人次,基督教先後接待的國外宗教界賓客18000人次,北京宗教界自1985年至1987年16次組團 去國外朝覲,訪問或參加宗教界的學術會議。
民族:北京市有56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人口為480384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3.84%。人口在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此外,人口在千人以上的還有朝鮮族、壯族、維吾爾族、苗族、土家族、藏族。
全市共有少數民族幹部32127人,佔全市幹部總數的3.86%。其中黨員幹部40.62%,女幹部佔47.6%。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54人,佔代表總數的7.08%,市第九屆政協委員中,少數民族委員62人,佔委員總數的8.88%。
全市有5個民族鄉,109個民族村,13個民族工作重點街道。共開設國營、集體清真飲副食商業網點(專櫃)和維吾爾族、朝鮮族、蒙古族、傣族等風味餐館2000余家,清真食品生産企業100余家,還有10家民族用品生産企業。
全市有民族中學10所,民族小學43所,民族托幼園所31所,在16所大學辦有民族班,初步形成了學前教育、學齡教育、中等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民族教育體系。全市有1所回民醫院,基本建立民族鄉村醫療衛生網絡;有1座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民族鄉村、街道還興辦了一批敬老院和文化館站。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先後挖掘整理了珍珠球、蹴球、綾球、鬥鑿、夾包等50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自1984年以來,我市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市召開了四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涌現出468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825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評選出16個市級民族團結文明院、16個市級民族團結文明村、7個民族團結進步車隊,還創建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軍警民一條街等,民族團結創建活動正在向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方向發展。民族聯誼會是群眾性組織,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民族聯誼活動。
行政區劃
全市總計:16個市轄區 2個縣 (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轄區:東城區 西城區 宣武區 房山區 崇文區 海淀區 朝陽區 豐台區 門頭溝區 石景山區 通州區 順義區 昌平區 大興區 懷柔區 平谷區
縣:延慶縣(延慶鎮) 密雲縣(密雲鎮)
歷史沿革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這裡薈萃了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十一世紀時,薊國是統治中國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個分封國。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於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並遷都于薊城。從這時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國被強大的秦國所滅,薊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薊城成為遼的陪都。遼是崛起于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為薊位於它所轄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稱南京,又叫燕京。一個多世紀以後,另一個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將遼滅亡,並於1153年遷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興的蒙古族軍隊的進攻,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二年蒙古鐵騎入佔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東北郊築建新城。四年後這位首領即在興建中的都城內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到此結束。
在此後的30多年裏,北京歷經苦難:先是連年不斷的軍閥戰爭,使當年的帝都變得衰微破敗;1937年日本侵略軍侵入,古城在血與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管這座城市。苦難、屈辱、血淚,終於使人民起而抗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生的共和國的首都,古城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的歷史。作為幾代帝都和今日中國首都的北京是中國歷史和現狀的縮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時又是一座煥發美麗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個雄偉、奇麗、新鮮、現代化的姿態出現在世界上。
自然地理
北京市簡介: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為歷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渤海約150千米。面積16410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為1492.7萬人。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山地佔全市面積的62%;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鐵等多種礦物和花崗石、大理石等優良建築材料。
地理地貌:北京市中心位於北緯39度,東經116度。雄踞華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市最高峰。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土地面積: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氣候特點: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10~12攝氏度,1月-7~-4攝氏度,7月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市樹:側柏
側柏:亦名扁柏,柏科,常綠喬木,耐寒耐旱,其高可達20余米。在北京可彌補冬季綠色不足,宜山宜水、宜城鄉宜庭院,有很強的適應性。
市樹:國槐
國槐: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喬木豆科,是長壽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在北京地區,其樹齡有高達千年以上者。
市花:月季
月季,學名(Rose chinensis),英文名(Chinese rose),別名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薔薇、鬥雪紅、瘦客等。月季屬薔薇科。原産于我國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地,現各省都有栽培。月季花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耐旱、耐寒。
月季花為我國原産品種,已有千年的栽培歷史。月季花在世界上被譽為花中皇后,經過二百多年創造了二萬多個園藝品種。這些品種歸納起來分為中國月季,微型月季、十姊妹月季,多花月季,特大型月季,單花大型月季和藤本月季。月季花的根葉、花可供藥用,有活血、解毒、消腫之效;有香氣的品種還可提取香精、食用。
月季為常綠或半常綠灌木,具鉤狀皮刺。羽狀小葉3~5枚,花常數朵簇生,微香,單瓣,粉紅或近白色。月季的應用非常廣泛,可種于花壇、花境、草坪角隅等處,也可佈置成月季園。藤本月季用於花架、花墻、花籬、花門等。月季可盆栽觀賞,又是重要切花材。
市花:菊花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學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英文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菊花屬菊科類。
菊花有30多餘種,中國原産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植物。菊花喜涼爽、較耐寒,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菊花株高20-200cm,莖色嫩綠或褐色,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責編:譚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