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賽場地
帆船比賽在海面上進行。場地由3個浮標組成三角形,每個浮標間的距離在2海裏以上。帆船繞浮標航行,如受天氣影響,組委會負責及時對浮標的位置進行相對調整。
比賽器材
(1)單人艇:採用2.4m級帆船,其原型是美洲盃比賽的12米級帆船,按照1:5的比例按原型縮小製成。長4.10~4.35米,重225~260千克。在設計中,將操舵柄放在了船的中部,並將所有的設備集中的一起,置於運動員伸手可以觸及的範圍之內,便於運動員操作。操帆和調帆裝置都嵌入舵手座處,並且在手能夠控制的範圍內。
(2)雙人艇:採用UD-18船型,是一種雙人、雙舵、部分人工操縱,部分電力輔助操縱的帆船。它是在2005年的國際殘疾人帆船運動協會年會上剛剛確定的船型。因船體水線長度為18英尺而得名(折合為5.5米長)。這種帆船有一個固定的龍骨,船寬2.3米,吃水1.7米,重280千克。UD-18級有3個船帆:主帆、前帆以及球形帆,帆具由29人級帆船的帆具改制而成。桅桿高度為甲板以上6.8米。該船於2004年由澳大利亞人朱利安設計,2005年正式下水試航。在設計上UD-18加裝了輔助壓舷展板,便於讓非常嚴重的殘疾人選手坐在船的中心線處感受真實的帆船運動的機會;讓較嚴重和中度殘疾的選手參與船體扶正力矩的平衡並獲得令人興奮的航海體驗;讓輕度殘疾或者較正常選手對船體扶正力矩的平衡做出重要貢獻。
(2)三人艇:採用索納級船型。這種帆船也有一個固定的龍骨,船長7米(23英尺),重950千克。索納級賽艇有3個船帆:主帆、前帆以及球形帆。在殘奧會的比賽中,船員使用的主要是主帆和前帆。由於這種船的大小和靈活性,它為各種殘疾類型的運動員參加帆船比賽提供了機會。
(來源:《北京殘奧會項目》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責編:Liu 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