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郎平談中國女排:超越自我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副標題:

來源:光明日報  |  2019-10-20 11:13:17
光明日報 | 2019-10-20 11:13:17
原標題:“超越自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正在加載

  郎平來了。

  設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裏的會場瞬時一片歡騰。學子們起身張望,熱切呼喊她的名字。

  10月19日上午,在“新時代的中國女排精神”高端論壇上,她的對話環節延續了40分鐘,人人聽得意猶未盡。面對主持人的接連提問,她的回答平實、理性而又機敏幽默。超越、傳承、集體、實事求是、嚴格要求……一個個關鍵詞從她口中説出,遞給現場聽眾一把把理解女排精神的“金鑰匙”。

  團結奮戰:“這是中國女排整體的故事”

  當本屆世界盃最後一場賽事結束的時候,一向冷靜的“郎指導”在採訪中哽咽,並背過身去,迅速抹了把眼淚。

  這次世界盃,有哪些事不容易,哪些人表現突出?主教練又獨自承擔了什麼?面對這樣的提問,郎平答得利落:“不能説是某個人,這是中國女排整體的故事。過程還是很坎坷,但好在今年我們挺幸運的,隊員們沒有太多受傷。”

  更令她覺得幸福的是,隊員們在成長,不但每人的個人技術有進步,而且“在整體上,隊伍不斷地走向成熟”。

  郎平還記得,在去年的世錦賽上,隨著老隊員的離開,成為絕對主力的朱婷承擔著很大壓力,一度在面對很多問題需要站出來的時候,不知道該怎樣去表達。而今年,“坦然了很多”。在郎平看來,朱婷的成長、張常寧的進步、袁心玥的突破……都是球隊內生力量很重要的成長。

  郎平注重傳承,她相信一種優良的傳統從未離開過中國女排。而這種代代相傳的精神,正是靠隊伍的團結實現的。“不是説所有的年輕人進入女排後,精神就馬上昇華了。要由成長起來的大隊員帶領小隊員,小隊員自覺向大隊員看齊。一代代傳承下來,讓年輕人看到什麼是女排精神,該怎樣去努力,從而靜下心來,戰勝訓練中各種各樣的困難。”

  對話中,一個細節引起了北師大2018級教育學部本科生、北師大高水平女子排球隊成員蘇雨涵的注意——郎平糾正主持人:中國女排這個團隊並非只是場上的14位主力隊員,而是包括替補在內的16名隊員。

  勇於突破:“每一天都要挑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

  “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且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此前説過的這句話,已經成了很多人珍存於心的座右銘。對於輸贏、成敗、得失,她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

  什麼是成功,打到第幾才算成功?她的答案早已給出:“我把我所有潛力發揮出來,盡了最大努力,克服了最大困難,我覺得就是成功。”經風歷雨之後,相較于結果,她更重視過程,重視過程中的拼搏與努力。

  每一次比賽後都要“從零開始,不忘初心”;“每一天都要挑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正是郎平給女排姑娘們樹立的信條。

  “大家為什麼喜歡中國女排?只要一場比賽沒有結束,不管輸贏的可能性如何,我們都會盡200%的努力去努力。要相信自己,你每一天的積累和努力,最後一定會有結果。”郎平説。

  教練職責:“在一邊‘燒柴點火’、全力推動他們向前走的人”

  教練是什麼?“就是在一邊‘燒柴點火’、全力推動他們向前走的人”,這是郎平的答案:教練對自己一定要高要求,對隊伍一定要負全責。

  她把自己對待隊員的方式形容為“軟硬兼施”,而隊員們感受到的,則是“為這支隊伍傾盡心血,做什麼都舍得”。

  該訓練,她雷厲風行,練動作練到隊員紅了眼圈,一遍遍糾正要領。又很重視科學性,一遍遍回看比賽錄像,一個個環節逐一復盤,所有數據都要算出來,然後和隊員們一起思考:怎麼解決,多長時間?

  心理狀態對運動員至關重要。每當隊員“又累又崩潰”時,郎平總有辦法去鼓勵。中國女排前任隊長惠若琪曾回憶,她為如何保持最佳競技狀態苦惱,郎平對她説:“優秀的運動員不是每場比賽都在巔峰,而是明明今天有很多困難,一樣能想到對策,發揮出當天的最佳水平”。這讓她豁然開朗。而郎平提及的則是“小紅旗”:“我對她們説,你們做好一次我就發一面小紅旗。總之是想出各種辦法去激勵她們,別總讓心裏不舒服。”

  (本報記者 王斯敏 本報見習記者 王美瑩)

編輯:盧芳菲 責任編輯:王曉遐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我來説兩句

我要評論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親親
耶
鼓掌
調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點讚
送你花花
禮物
慶祝
666
打氣
棒棒噠
打call
厲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著了
發呆
疑問
害羞
暈
哼
抓狂
驚恐
捂臉
機智
摳鼻
體育精彩視頻
體育視覺係 換一換
>
正在閱讀:聽郎平談中國女排:超越自我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