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由於金融危機等方面的原因,國際體操聯合會不得不取消下屆世界盃總決賽,2008年世界盃總決賽很有可能成為“絕版”世界盃。世界盃總決賽與奧運會體操賽、世界體操錦標賽,並稱為國際體育界“三大賽”,這項賽事的退出,意味著國際體操賽事缺少了重要一極。對體操界業內人士和體操迷們來説,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
前蘇聯一家獨大
在體操三大賽中,世界盃總決賽是名副其實的“小弟弟”,其前身──世界盃體操賽創辦于1975年,而體操世錦賽早在1903年就已誕生,奧運會從第一屆(1896年)就設有體操比賽。
世界盃體操賽設男女團體之外的12個項目,參賽人數為40人,只有在上年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體操比賽的個人全能和單項獎牌得主(男女各18人),以及在全能比賽中具有高水平的的男女各兩名運動員,才有資格參賽。顯而易見,這項賽事雖然運動員人數無法與奧運會體操賽、體操世錦賽相比,但金牌含金量並不低於這兩項比賽。
首屆比賽于1975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當時的國際體操界,男子是日蘇爭霸,女子則是前蘇聯一家獨大。首屆世界盃印證了這一格局,男子項目,日本選手奪得自由體操、吊環、單杠金牌,前蘇聯選手則贏得個人全能和跳馬、雙杠冠軍。鞍馬金牌落在大名鼎鼎的匈牙利“馴馬大師”馬喬爾的囊中;女子比賽,前蘇聯名將圖里舍娃大放異彩,她一人囊括個人全能和四個單項的冠軍。
1977年至1979年,世界盃體操賽年年舉辦。第二、三屆比賽,前蘇聯運動員仍然扮演“大哥大”角色,奪得絕大多數的金牌,稱霸一時的日本男子體操開始落伍。到了第四屆世界盃賽,羅馬尼亞女將向前蘇聯發起強有力的挑戰,國際體操界的傳奇式人物──科馬內奇和隊友奪得4枚金牌,前三屆比賽曾兩度席捲金牌的前蘇聯選手僅奪得兩金。
李寧震驚世界
中國運動員首次參加世界盃體操賽,是在1980年的第五屆比賽。當時黃玉斌、李月久先後奪得男子吊環、雙杠冠軍,成為繼馬燕紅之後,第二、三位奪得世界冠軍的體操國手。當時,中國體育剛剛進入國際大家庭,整體競爭力還比較低,每年奪得的世界冠軍屈指可數,1980年中國運動員全年共奪得三個世界冠軍,體操國手即佔兩個,可見意義重大。不難設想,黃玉斌、李月久也是當時國內紅極一時的體育明星,當時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體育雜誌──《新體育》,先後將他倆選上封面人物。
世界盃體操賽真正被中國體育迷所關注,還是1982年的第六屆比賽。那屆比賽,年僅19歲的中國小將李寧出人意料地橫掃賽場,一人連奪六枚金牌,包括個人全能金牌和除雙杠以外的其他五枚金牌。另一名中國選手童非獲得個人全能亞軍和單杠冠軍(與李寧並列第一)。李寧、童非的出色表現,使得稱霸體操賽場的前蘇聯選手科羅廖夫、季加金等黯然失色,他們中成績最好是名將科羅廖夫,這位1981年個人全能冠軍得主這次僅獲得全能第三名,以及雙杠冠軍。
一人獨取六金,使得李寧成為第一個被國際體育界廣泛承認的中國體育超級巨星,當年他被眾多國家評為“1982年世界十佳”,還贏得“體操王子”的美稱。世界盃是李寧成果最為輝煌的賽事,他的體操生涯共奪得14個世界冠軍,其中有9個來自於世界盃賽。一系列耀眼的戰績,使李寧在上世紀末被國際體育記者組織評為“二十世紀25名最佳運動員”,成為唯一獲得殊榮的中國運動員。女子賽場幾乎是蘇聯人的天下,她們贏得除高低杠項目的冠軍。
相關鏈結:
富田洋之告別體操舞臺 中日對抗將進入新時代
蔡依林帶媽媽看郭富城個唱 觀摩體操動作(圖)
體操世界盃總決賽 李珊珊遭遇怪異打分憾失金牌
體操世界盃收穫一銅 富田洋之完成“告別演出”
金融危機體操世界盃將取消 鞍馬王欲全能發展
體操總決賽女子自由操 程菲摘金江鈺源奪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