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體育頻道 > 體育總分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足壇元老籌50萬尋國足出路 為何中國足球存寶藏

 

CCTV.com  2008年11月01日 07:47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進入論壇

  10月31日,謝延生(右二)與蘇永瞬(右一)等足球老人重聚首。本報記者 陳劍攝

  今天,年維泗、曾雪麟、陳成達、史萬春、張俊秀、蘇永舜等一批中國足球界的元老匯聚一堂,在場的球迷才意識到,中國足球其實仍然擁有一個巨大的寶藏。曾經擔任過中國國家隊教練和中國足協主席的年維泗説:“中國足球到了最危險的境地,也到了可以涅磐重生的時刻。”

  中國足球被忽視的財富

  “1954年,我們是第一批當時國家體委派到匈牙利留學的足球運動員。”曾經擔任過亞足聯副主席的陳成達回憶説,“隊裏年紀最小的球員只有18歲,張宏根是19歲。我們留學回來以後那段時間,比賽場場爆滿,球迷非常喜歡看。我記得有一次在廣州越秀山體育場比賽時,連三輪車都不拉客人了,因為車主要看比賽。看看現在的中國足球搞成這個樣子,我們老一代的足球工作者心裏真是不好受。”

  那些在1954年前往匈牙利留學、並在1957年效力於中國足球隊的不少老人仍然健在,當時的國家隊主力球員年維泗在去年曾把當年的隊友請到天津聚會,大家聊起往事不勝感慨,每況愈下的中國足球讓這些老人憂心。

  “中國的足球元老是國內足壇一筆被忽視的財富,我們的經驗、想法對中國足球能起到促進作用,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建議沒人採納。”中國足球元老協會副會長謝延生説,“今年我們把大家請到北京,一是想讓當時的隊友再見見面,聊聊近況,聊聊奧運會,二是想請大家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提點建議,也希望現在的中國足協領導能夠重視。”

  據記者了解,本該中國足協出面組織足球元老研討會,最終由元老協會自籌資金操辦,3天的聚會總開銷在50萬元左右,但沒有找到贊助,還是謝延生自掏腰包。

  “中國足球在社會上沒什麼地位,人家一聽是跟足球有關的活動根本不感興趣。”謝延生説,“之所以還是要辦這次聚會,也是從心裏覺得中國足球還有振興的可能。”

  對於這些50年前就在綠茵上馳騁的老年人來説,足球留給他們人生中最難忘的歲月。他們能夠再次聚會起源於對足球執著的追求,年維泗説:“總想著為中國足球再盡一點力。”

  老人們的執著和社會的冷淡已經形成鮮明反差,中國足球的差距和希望也成為元老們敘舊時的主題。

  喪失特點的中國足球

  “我遠離足球很久了,在加拿大每天早上散步1小時,下午再散步去接小孫女放學回家,日子過的很悠閒。”蘇永舜説,“畢竟70多歲了,不願意再做什麼事了。”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蘇永舜最喜歡看到的電視畫面是中國運動員登上領獎臺,最喜歡聽的就是中國國歌。“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跳水、體操,有那麼多冠軍,看著就很激動,可是一看足球,完了。”

  “在我們搞足球的那個年代,中國足球排在亞洲前列並不難,追趕世界足球強國有不小難度,但也並不是絕不可能。”蘇永舜説,“現在中國隊在亞洲還要排第十名,一想起來就讓人難過。”

  1982年蘇永舜帶領國家隊在附加賽中以1:2輸給新西蘭隊,從而無緣西班牙世界盃決賽圈,沉重的打擊讓蘇永舜心灰意冷,慢慢脫離了職業體育。

  “也就是這次回來才聊聊足球,但是光靠聊天中國足球也沒辦法發展。”蘇永舜説,“世界盃沒打進去,奧運會這種水平並不是很高的足球賽我們也輸了,我想最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們不會總結經驗,總是重復犯錯,二是球員越來越沒有特點。”

  蘇永舜執教的那屆國家隊,黃向東的遠射、容志行和沈祥福的傳球、突破,都是許多年後依然被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只是目前的國家隊再也找不到這樣特點鮮明的球員了。

  “現在國家隊選球員也很難,但和那些足球強國相反,他們是人人夠格,咱們是挑來挑去也找不到合適的。”陳成達説,“這樣的隊伍打不出好成績。”

  振興足球還要依靠教育

  “前不久媒體上還出現過中國要申辦世界盃的消息。”謝延生説,“但就算我們能申辦成功,以現在中國足球的狀況,我們很可能要面臨無隊可踢的尷尬局面。”

  沒人踢球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而“從娃娃抓起”的口號喊了幾十年,反而變成了空中樓閣。中國足協每年用於青少年培訓的投資幾乎為零,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也讓足球元老們最為痛心。

  “讓青少年對足球有一個新的認識,讓更多的孩子來踢足球,這不光是體育部門的事情,還需要教育部門的配合。”史萬春説。

  對這個話題最有發言權的是目前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主教練金志揚,“體教結合”自從金志揚接手北理工足球隊之後就被一再提起。

  “我們就是在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管我們隊在中甲聯賽中的成績如何,希望走這條路的學校越來越多。”金志揚説,“老隊員畢業以後沒有年輕隊員能用,就是因為選材面太窄,高中的孩子接不上來。”

  按照金志揚的想法,中國足球後備人才的培養,除了職業俱樂部的梯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靠由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的體系支撐,但中國足球留給孩子們發展的空間太小,以至於十三億人口中,足球人口少得可憐。

  史萬春説,現在很多工薪家庭的孩子踢不起足球,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今年我在朝陽區一個小學看孩子們訓練,足球教練告訴我,足球隊成員的學費是一年1.5萬元,雖然包括了伙食、住宿、學費和訓練費、服裝費,但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家長很難拿出這筆錢去培養孩子的愛好。”

  “別的地方情況我不是很了解,但北京現在踢球的孩子是越來越少了。”曾在多個職業俱樂部執教的郭瑞龍説,“好像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努力培養年青人對足球的興趣,就是現在二三十歲的這些人,希望他們的下一代能夠振興中國足球。”

  相關鏈結:

責編:佟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