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雕像 來源:國新辦圖庫
呼和浩特雖然僅有400多年的建城史,但卻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陰山腳下、黃河岸邊這片神奇、豐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著,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它真實地記錄了中原漢民族同北方各少數民族頻繁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交往的史實,充分説明了呼和浩特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漢文化同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結合部,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1973年至1984年,在市東郊30公里處的山區發現和發掘的舊石器時代的"大窯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萬至50萬年前,人類祖先就已經生活在這一帶,創造了遠古人類的文明。
《史記》記載,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在呼和浩特平原設置了雲中郡。當時的雲中郡轄地甚廣,它南起長城,北至陰山,西南到黃河岸邊,東北達大青山與蠻漢山相連處以北。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置天下為36郡,"雲中"為秦朝36郡之一。轄境大致與戰國時趙國的雲中郡相同。
公元前206年,漢朝沿用秦制,亦稱"雲中郡",後將"雲中郡"的南部劃歸"定襄郡"管轄。胡漢和親"昭君出塞"就産生於這個時期。
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邊疆少數民族進入內地,形成一個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新時期,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曾起過重要作用。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權,在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建都,北方"十六國"的分裂得以統一。隨之將依附北魏政權的"敕勒族"安置大漠南陰山下的平原上駐牧,呼和浩特便有了"敕勒川"之稱。"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古詩描繪的就是該地美麗動人的風光。
隋唐時期,呼和浩特地區稱為"白道川"。唐朝曾設置"雲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在今托克托縣縣城附近築"東受降城"。唐朝還在雲中一帶設立"雲中都護府",後改稱"單於大都護府"以統轄雲中、定襄等都督府。公元758年,唐朝在盛樂設置"振武軍"節度使。此後,一度稱呼和浩特地區為"振武軍"。
五代十國時期,稱呼和浩特平原為"哈羅川",為契丹所佔據。公元10世紀初,契丹建遼後,這個地區始置豐州,屬西京道(今大同)管轄,此後這個地區又稱為"豐州灘"。
公元12世紀初,女真滅遼建金,呼和浩特仍稱豐州,是當時的軍事重鎮,也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後,豐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元人劉秉忠詩曰:"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寫的就是當時的熱鬧景象。
14世紀末,由於戰爭使"豐州城"及"妥妥城"(今托克托縣城)和"黑城"(今托克托縣境內)等先後內遷。
16世紀初,蒙古族首領達延汗統一漠南。達延汗之孫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年間率土默特部遷徙"豐州灘"駐牧,並於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在呼和浩特境內興建"板升"(蒙古語意為房舍)。阿拉坦汗化干戈為玉帛,與中原地區展開和平互市,並接納大批內地來的漢人,"開雲田豐州萬頃,連村數百",使這裡的農牧業生産開始復興,商貿也為之活躍。從此,呼和浩特以"土默川"著稱於世。
公元1572年(明隆慶六年)阿拉坦汗動土建城,該城建成後,明廷賜名為"歸化城",這座規模極大的城池,在層巒疊嶂的大青山輝映下,顯露出一派蒼鬱的生機。當蒙古族人民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庫庫和屯",意思是"青色的城"。1581年阿拉坦汗去世後,其妃子三娘子為各族人民的團結作出了貢獻,人民為了紀念她,也把呼和浩特稱為"三娘子城"。
17世紀30年代,清政府為鎮守邊疆,進一步鞏固對西北地區的統治,在歸化城東北五里處修建了一座供滿州八旗軍駐紮的城池,命名為"綏遠城",當時人們稱"綏遠"為新城,而把"歸化城"稱為舊城。清代"歸化城"的商業已經相當繁榮。康熙年間,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區的回民商隊常旅居"歸化城",山西大同、右玉的回民也遷徙到"歸化城"定居,該城逐漸形成蒙、漢、回、滿等民族聚居的城市。
相關新聞:
百城迎火炬之呼和浩特徵聯作品選登
[視頻]北京奧運祥雲火炬臨黃河 聖火耀蘭州
專訪火炬手斯琴高娃:用血和汗助燃奧運聖火
火炬傳遞城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名片
[與聖火同行]百合之鄉的農民火炬手 崔惠珍
[與聖火同行]甘肅登珠峰第一人 火炬手袁瑋
[與聖火同行]用長跑書寫人生 火炬手趙寶印
責編: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