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更多精彩 點擊進入奧運資訊
北京的午後陽光明媚,本報兩位記者有幸進入正在最後施工階段的鳥巢裏。與在印刷品或是宣傳片看到鳥巢不一樣的是,一旦零距離仰視鳥巢,情緒也就突然亢奮起來。鳥巢的震撼力,不僅僅作用於視覺系統,也強烈撞擊著任何一位仰視者的情感世界。説是採訪,其實是拜訪更多一些。
陽光很好,直射下的鳥巢金屬外表顯得非常結實和硬朗。數百工人正分散在鳥巢外圍廣場上勞作,景觀燈、地磚以及周圍低矮灌木都在做著最後的整理工作。
順著鳥巢廣場靠近這座巨大的建築,心情開始有些忐忑,因為它太大了──離它還有四五十米的時候,整個視野就都被鳥巢身形填滿。
走廣場凹下去的斜坡,穿過數個走廊,便到了豁然開朗處。抬頭看,橢圓形狀的鳥巢頂內緣割出一大塊蒼穹──恰有幾縷浮雲掠過,好似夢境。四週看臺共是三層結構,其間座椅還都套有塑料保護膜。早前曾有説法稱,鳥巢看臺有漏雨的設計缺陷,可實際上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擔憂,鳥巢頂端收攏得恰到好處,哪怕是最邊緣的座椅,頂棚也可以遮風擋雨。
“看臺上最多可以坐下十萬人,我們經理説鳥巢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估計到那時候這樣子也不過時。”鳥巢電工小于告訴記者説,“這是我們幹過的最大一場活兒,估計以後也遇不到了。”
與這裡的工人師傅們聊天,你會發現“鳥巢”也有平凡的一面。當這個北京奧運的標誌性建築落成的一天,不要忘了這些建設者。工地上的“王寶強”們正在用最樸實最敬業的方式踐行著奧運的參與精神。
站在場邊,突然有些走神,因為想著要是十萬人環坐在高處是何等場面。能夠在鳥巢中比賽,對許多運動員來説或許一生一次就夠了,因為這是座未來體育場。
一類是搭臺子的人,一類是在臺子上表演的人。前者總是默默無聞,後者享用一切歡呼。沒有前者的參與,就沒有後者的鉛華。偉大的北京奧運正是工地上一磚一瓦、一滴滴汗水鑄成的。
這不僅是“劉翔”們的鳥巢,也是“王寶強”們的鳥巢;這不僅是中國的鳥巢,也是世界的鳥巢,我們的鳥巢。
責編:許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