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中國2007年確定的主題是“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開始”。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 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時年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 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積極響應。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標誌著美國環保運動的崛起,同時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
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聯合國的首肯。其後,每年的4月22日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近幾十年來,人類在最大限度地從自然界獲得各種資源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著全球生態環境,導致全球氣候和環境急劇變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今年2月在巴黎發表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從20世紀中期至今,全球超過90%的溫度上升現象可能與人類活動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有關。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燒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增加。人類過度耕種、過分放牧和狂砍濫伐森林,使森林等植被橫遭毀壞也是氣候和環境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限制地浪費水資源、無節制地使用空調等電器、汽車排放的尾氣等也製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溫室氣體。
因此,保護地球環境要從節約資源開始。近年來,國際社會正逐步採取相關措施保護地球環境。2000年制定的《聯合國千年宣言》將環境保護問題納入其中。2006年2月,旨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標誌著人類在控制全球環境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此外,每一位社會公民都要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少開汽車、多用節能産品和節制使用空調,為保護地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責編:張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