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場全國俯臥撐大賽

 

CCTV.com  2009年04月01日 22:19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新世紀週刊  
[內容速覽]  它無須體育場館,不需要專業裝備;它無須參賽資格,不分職業業餘;它無須興奮劑檢查,不需要安全檢查,它是平民的體育狂歡,是對奧運精神的本位注解。

 

    它無須體育場館,不需要專業裝備;它無須參賽資格,不分職業業餘;它無須興奮劑檢查,不需要安全檢查,它是平民的體育狂歡,是對奧運精神的本位注解。

  還有兩個月就滿59歲的北京人李景祿,從角門一直追到西馬場社區,好不容易才趕上了比賽。

  比賽項目是他擅長的俯臥撐。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我們這幫十七八歲的孩子無學可上、無事可做,閒來就難免有一些‘磕碰’。後來咱們學精了,不打架,比胸大肌,比誰做的俯臥撐多,在樹上用繩子綁倆鐵圈練吊環。”

  “那會兒的人特和諧。”

  2008年7月13日星期日上午10點半,李景祿坐在社區體育場的凳子上脫下T恤,鼓了鼓胸大肌。

  對面一個“啤酒肚”中年男看後一愣。

  擁有這兩坨快60年曆史“胸大肌”的人,如今仍具備每分鐘做110個左右俯臥撐的能力。

  今年5月3日,闖過了層層預賽的李景祿,最終名列北京電視臺舉辦的迎奧運全民健身節目《爭霸王中王》的俯臥撐全國總決賽第四名,成績為每分鐘72個有效動作,實際上他做了106個。

  他是參加比賽的五名選手中年齡最大的一個。

  製片人海倫承認自己沒料到節目會如此成功:“此前沒有類似的節目。”

  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摸高、折返跑、立定跳遠這些甚至都沒有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運動,在10個月的時間,吸引了近8萬名全國各地的民眾參賽,遠超任何一屆奧運會的選手數量。

  看比賽時觀眾不需要買門票,現場充滿家庭氣息,選手們可以聽到家人的尖叫聲。

  海倫對《新世紀週刊》介紹,將俯臥撐、引體向上等比賽拉到社區開展的做法始於去年元旦。

  事實證明,只需一塊小小的場地,外加兩位活潑的主持人,這些人人都會的運動很容易點燃參與者的激情。

  和奧運會一樣,超越當地現有的紀錄是比賽的高潮。這很容易實現,現場觀眾可以隨時報名挑戰。

  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比賽在北京這塊“試驗田”上非常成功,廣告商看中了這個平民策劃蘊含的商業價值。

  隨後,“俯臥撐”和它的五個“朋友”一同走進了全國12個賽區,共32座城市。

  節目導演王揚説:“俯臥撐是參加人數最多的比賽項目。參賽者年齡最小的8歲,最大的73歲,那位南京賽區的老先生在比賽現場甚至一口氣做了29個引體向上。”

  他介紹,因為身子輕、重心調整快,折返跑、仰臥起坐項目小孩勝率多;摸高、立定跳需要爆發力和身高,高中生佔便宜;引體向上、俯臥撐需要兼具力量、耐力、協調性,中年人獲勝幾率更高。

  參加俯臥撐全國總決賽的5人裏,最小的都有30歲。冠軍是來自成都的43歲的出版社編輯王積躍。他還獲得了引體向上項目決賽的亞軍。

  他們的特點都是:個子不高,體型倒V字。

  “高個子臂展更長,曲臂幅度大,用力就更大,佔不了便宜。俯臥撐的前十名都達到了每分鐘100個以上,這是長期堅持鍛鍊的結果。”王揚説。

  冠軍王積躍系統性訓練長跑達20來年,亞軍韓衛星從小習武至今。

  他們沒有“為國爭光”的壓力,比賽時不會想到國家、政治。決賽後,面對失意的父親,李景祿29歲的兒子説:“爸爸,你是我心中最棒的。”

  他們參與其中是因為興趣,不會指望做俯臥撐能掙到一套房子。王積躍説:“我只想檢驗一下這20多年來堅持鍛鍊的成果。”

  海倫説,這種比賽有更深厚的民眾基礎,奧運會後,只要有條件,還會考慮繼續開展下去。

 

責編:孫雁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