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1日 16:46 來源:
劍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近戰短兵器。它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構成。劍身修長,兩面都有利刃,頂端收聚成鋒;劍柄則較短,用於手握。由於在格鬥中其功能以推刺為主,故又稱為“直兵”。
劍的歷史極為悠久。據有關資料分析,大約創制于殷末初之際。早期的劍都很短小,主要用於防身自衛。所以《釋名》稱:“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此後西周時期兩軍交戰皆以車戰為主,遠距離用弓箭對射,近距離則是戈戟相交,較少用劍作戰。
只有到了春秋時代,劍才逐漸受到重視。由於吳國和越國相繼崛起,爭霸于南,兼之當時江南地區遍地林莽,水網縱橫,奔馳在北方平原上的巨大而沉重的戰車,在這一地區幾乎無用武之地。相反,步兵和水兵成為吳越軍隊中的主要兵種。這樣,各種短兵器在這裡逐漸替代了長柄兵器,劍遂成為吳越地區作戰格鬥中一種主要的常規武器。
劍用於實戰以後,劍的研製也逐漸得到了發展。當時,吳越地區鑄劍的水平遠遠超過中原諸國。後來,楚國吞併了吳、越,楚國也成為春秋末期的産劍名地。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馳名於世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莫邪、幹將等,冶鑄出了許多陸斬犀兕,水截蛟龍”的名劍。其中“越王劍”可以説體現了當時短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
“越王勾踐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名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干戈,爆發過一場戰。
湛廬寶劍一事當然只是傳説,但“越王劍”本身卻是名不虛傳。解放後我國考古工作者曾經連續發掘出越王勾踐、者旨於易、州勾和吳王光(闔閭)、夫差、吳王太子佩劍,使我們得以重睹“越王劍”這一我國兵器製造史上不朽的傑作。
我們今天看到的“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它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全劍長55.6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米。劍身上裝飾著菱形花紋,劍格(劍柄與劍刃相接處)兩面也用藍色琉璃鑲嵌著精美的花紋。中間靠近劍格外,鐫有八個錯金鳥篆體銘文。劍的古寫體,而劍主人鳩淺就是“臥薪嘗膽”終於滅吳的越王勾踐。考古學家稱此劍為“勾踐劍”。無論就勾踐劍的外形研,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劍在春秋時期以後的戰爭中,逐漸從作為實戰的短兵器過渡為軍官的一種佩飾,劍的鑄造也從注重其實戰功能轉變為注重其外觀造形。“越王劍”成了我國古代特定歷史時期短兵器製造的傑出代表。
責編:賈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