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是在長度較短的跑道上進行的一項冰上競速運動。
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後來逐漸在歐美國家廣泛開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屆國際滑冰聯盟代表大會上,向與會代表發放了第一個《短跑道速度滑冰規則》;1975年短跑道速度滑冰技術委員會成立;1976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尚佩思首次舉行國際短道速滑賽;1981年起舉辦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1992年短道速滑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比賽規則:
短道速滑以名次論勝負,賽制採用淘汰制。首先小組預賽,前2-3名進入下一輪,即復賽;以此類推,復賽每個小組的前2-3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的前2-3名進入決賽。通常500米、1000米、1500米決賽只有四人,3000米決賽則可能多達6人。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于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場地兩端弧形彎道處擺放黑色橡膠塊,作為標誌線,運動員不得滑入標誌線內。直道區則沒有標誌線,可以任意滑行。
常規比賽項目設有:
男子4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接力
女子4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3000米接力
比賽裝備:
1)短道速滑安全頭盔應符合現行的ASTM標準。頭盔必須有一個規則的形狀,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製成的連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護腿。
4)符合97.1402號MU型安全比賽服。
5)長袖長褲連身服。
6)軟墊或軟墊的硬殼護膝。
7)冰刀管必須是封閉的,刀根必須是園弧形。最小半徑為10毫米。刀管最少有兩點固定在鞋上,沒有可動的部分。
責編:鄭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