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時代的劉國梁意氣風發。(資料圖)
體壇網訊 由於大球直徑增加了2毫米,重量卻只從2.5克變為2.72克,重量增幅顯然小于體積增幅,使“大球”比以前“變軟”而彈性降低,球速變慢的程度要甚于旋轉減弱的程度,這對一直講究快速的中國球員不利,卻對力量更足的歐洲選手有利。當時以擊球速度見長的中國球員成績紛紛下滑,代表性人物就是奧運會雙料冠軍劉國梁。
雖然劉國梁曾強調無論是他自己還是他的對手,都存在重新適應的過程。但顯然他自己本人受到的衝擊要比對手大得多。悉尼奧運會之後,劉國梁成績每況愈下,雖然仍然入選了翌年的世錦賽團體陣容,但上場次數寥寥無幾,隊中核心的位置已被馬琳、劉國正、王勵勤所替代。在單打比賽中更是輸給了以往從來沒有輸過的中國台北選手蔣澎龍,無緣四強。這也是他參加的最後一屆世錦賽。在換膠皮、小球改大球、無遮擋發球的三重影響下,2002年8月底,劉國梁在一次中外對抗賽上不敵名將塞弗,之後正式退役。
另外,悉尼奧運會男單冠亞軍孔令輝和瓦爾德內爾受到了大球的明顯衝擊。他們不但在當年世界盃小組賽便雙雙折戟,在之後幾年也基本在走下坡路。雖然不乏老瓦在雅典奧運的驚人之作以及孔令輝在上海世錦賽雙打奪魁這樣的好成績,但兩人均在06年正式退役。
責編:鄭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