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資料圖)查看圖集
體壇網訊 1999年7月1日,中國共産黨誕辰78週年紀念日,同時也是乒乓球運動一個具有非凡意義的里程碑。從這一天開始,國際乒聯對於顆粒膠皮的限制令正式生效。深為眾多削球手喜歡使用的多種型號的長膠進入了國際乒聯所禁止的“黑名單”之中,另外,中國著名直拍快攻手劉國梁所使用的正膠也被列為“限期取消”的膠皮之一,只能使用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後。
與此同時,國際乒聯的權利交接工作也在悄悄進行之中。一個月之後,加拿大人沙拉拉從中國乒乓泰斗人物徐寅生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成為國際乒乓球聯合會第六任主席。除圈內少數人士之外,當時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場關於乒乓球何去何從的改革風暴正在逐漸形成。更讓人無法預料的是,這僅僅是拉開了乒乓球運動“十年動亂”的序幕。隨後,小球改大球、21分制變11分制、無遮擋發球、奧運新賽制、無機膠水以及海外乒團限制令等重大變革紛沓而來。毫不誇張地説,從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間,是乒乓球運動發展史上改革最為頻繁、改革力度最大的十年,拿十年前的乒乓球跟現在比較,似乎已經大不相同了。
雖然説,任何事物都是需要發展的,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自乒乓球運動誕生以來,也是經過了非常漫長而曲折的改革路程才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乒乓球比賽。但是,從包括球體和球拍在內的器材,到規則和賽制,最後到打比賽的球員,僅十年時間乒乓球運動便幾乎從頭到腳都“整容”了一遍,這在任何項目中都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