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體育頻道 > 活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競技啦啦隊分為技巧啦啦隊和舞蹈啦啦隊

 

CCTV.com  2009年03月25日 10:21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消息  

  有很多人都把啦啦隊誤叫做啦啦操。啦啦隊是一項團體活動,而啦啦操,只是個人而已。

  競技啦啦隊  

    啦啦隊是體育運動中的一個新興項目,起源於美國,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最初為美式足球吶喊助威的活動發展,到現在成為世界範圍內的一項體育運動。

  啦啦隊原名cheer 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有振奮精神,提振士氣的意思。啦啦隊來源於早期部落社會的儀式。為激勵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士們,他們通常會舉行一種儀式,儀式中有族人歡呼、手舞足蹈的表演來鼓勵戰士,希望能凱旋而歸。

  現代啦啦隊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並結合Dance(舞蹈)、Cheer(口號)、Partner Stunts(舞伴特技,是指托舉的難度動作)、Tumbling(技巧)、Basket Toss(轎子拋)、Pyramid(疊羅漢)、Jump(跳躍)等動作技術,配合音樂、服裝、隊型變化及標示物品(如綵球、口號板、喇叭與旗幟)等要素,遵守比賽規則中對性別、人數、時間限制、安全規則等規定進行比賽的運動,稱之為競技啦啦隊,亦可稱為啦啦隊。競技啦啦隊分為技巧啦啦隊和舞蹈啦啦隊。其中技巧啦啦隊包括Mixed(男女混合組)、All-Female(全女子組)和 Partner stunts(舞伴特技);舞蹈啦啦隊又包括Pom(花球)、High kick(高踢腿)、Jazz(爵士)和Prop(道具)四個組別。

  代表世界啦啦隊最高水平的全美啦啦隊錦標賽參賽標準:隊伍人數要在6-32人之間,分四個組別進行比賽,分別是業餘組、中學組、大學組和全明星組。

  現代啦啦隊的進程:

  19世紀70年代,第一個啦啦隊俱樂部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成立。

  1884年,THOMASPEEBLER在足球比賽中在學生前領導歡呼。

  1898年11月12日,明尼蘇達大學的學生Johnny Cambell在一次足球比賽時非常激動,從人群中跳出來站在觀眾前面帶領他們一起為比賽吶喊助威,這次對啦啦隊發展有著重要轉折意義的吶喊被記載在明尼蘇達大學由學生發行的“ariel”的刊物上標誌著啦啦隊正式誕生

  20世紀初,啦啦隊開始廣泛使用擴音器。

  20世紀20年代,女性在啦啦隊中活躍起來,開始把健美操等動作融入歡呼吶喊中,開始手持道具增添氣氛。

  1967年,美國開始第一屆的年度“十佳大學啦啦隊”排名

  1978年春天,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體育頻道首次在全國範圍轉播“大學生啦啦隊錦標賽” 從此,啦啦隊開始作為一項嚴肅的運動被人們認可。

  1980年美國第一屆全國啦啦隊錦標賽開幕,標誌著啦啦隊運動進入了競技比賽的行列,首次制定了比較規範的啦啦隊競賽規則。

  90年代以後隨著啦啦隊的飛速發展,全美各州大、中學校都擁有自己的啦啦隊及團體協會,並且建立了自己的啦啦隊網站。

  同時開展了很多全國性的大賽———US OPEN CHAMPIONSHIPS(美國公開賽啦啦隊和舞蹈錦標賽) US NATIONAL CHAMPIONSHIPS(全美啦啦隊和舞蹈錦標賽),並且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競賽和安全規則。參加美國高規格的大賽並獲得冠軍的啦啦隊將享有極高的榮譽。

  1998年國際啦啦隊聯盟(International Cheereading Federation)成立,是啦啦隊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2001年11月在日本東京舉辦的首屆國際啦啦隊錦標賽吸引了全世界8個國家參與(芬蘭、德國、日本、挪威、斯洛文尼亞、瑞典、英國和中國台灣),正式將啦啦隊提升為世界競技運動。

  2003年在英國的曼徹斯特舉辦了第二屆,有9個國家參加(芬蘭、德國、日本、挪威、斯洛文尼亞、瑞典、英國、中國台灣和俄羅斯)。

  2005年11月5、6號在日本東京舉行第三屆,有12個國家參加(澳大利亞、中國台灣、丹麥、芬蘭、德國、日本、挪威、俄羅斯、斯洛文尼亞、瑞典、英國和烏克蘭)。

  2007年將在芬蘭舉辦第四屆。

責編:陳麗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