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戲稱多年的小諸葛“蔡斌”,如今卻以黑馬姿態出現在中國女排的選帥視野中。憑藉十年的國青執教經驗,以及親手締造的上海女排“四連冠”神話,蔡斌已經頗具實力與陳忠和競逐中國女排的帥位。
戰術創新率領上海奪四冠
1997年註定是蔡斌人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剛剛退役就被上海體育局任命為上海女排的新任主教練,並且開始帶隊征戰新賽季的全國排球聯賽。當時,上海女排雖然身兼聯賽和全運會 “雙料冠軍” 的頭銜,但是隨著許新、英俊等核心球員的先後退役,整體實力下滑明顯,擺在蔡斌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推陳出新。
上海女排的戰術核心就是攻守平衡和快速多變,因此蔡斌在調整主力陣容時也按照每名球員的特點進行資源優化。傳球手法精湛的諸韻穎首先被委以重任擔當主力二傳,儘管她的身高只有1米75,在網前容易出現漏洞,但是蔡斌看重的就是她的靈氣和悟性,能夠根據教練佈置的戰術意圖進行大膽組織。
同時,身材高大的張靜和攻守均衡的沈弘也同時進入蔡斌的視野,聯手搭檔上海女排的主攻鋒線。特別是高點強攻犀利的張靜,是當時難得的高大型男子化進攻選手,彪悍的小斜線進攻是上海女排防反進攻中最為倚重的殺手锏。這一高快組合的進攻線路和手法完全不同,因此對手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合適的攔防方法。
雖然當時的江蘇女排是公認的國內勁旅,旗下擁有孫玥、毛菊蘭、邱愛華和張錦文的新老國手,但是以年輕隊員為主的上海女排還是依靠整體戰術體系的均衡,最終在國手副攻王怡的帶領下力壓江蘇女排蟬聯冠軍。
不過,蔡斌並沒有因此而故步自封,繼續在上海女排的戰術體系中加快高大化調整步伐,隨後發掘出身高1米91的劉振家擔任主攻,並且審時度勢的將身高1米90的張靜調整到接應位置上。如此戰術安排的意圖就是利用劉振家前排攔網突出的優勢,有針對性的壓制對手在二、三號位的快攻組合,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張靜在一號位後排高點強攻的淩厲攻勢,這也是至今為止國內排壇最為成功的強力接應改造。
此後,在張靜和劉振家相繼出現傷病無法出戰的情況下,蔡斌又將技術全面的副攻李軼之調整到接應位置上,利用其紮實的一傳、防守和小球串聯功底,以及前後排低平的快球突破能力,有意識的通過加快進攻節奏來彌補高度下降的不足。而當時年輕的何晴也有機會替補出場,客串主攻和接應兩個位置。這樣,上海女排就在蔡斌銳意革新的帶領下實現全國排球聯賽的四連冠。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