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降級,是福還是禍?所有人都希望遼足降級是一次鳳凰涅?,所有人都希望是一次浴火重生,但是跳進火海很輕易,重生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遼足降級最大的期望是能給主管部門以及遼足的大股東等方方面面帶來觸動,讓大家更多地關注遼足,但是這種主觀期待能有多少回應,現在依然無從談起。也許,唯一可以預見的事實是,遼足將進行調整,會有大批的年輕球員來征戰中甲聯賽。
雙刃劍:成本降低後的選擇
遼足最終還是降級了。這個結果雖然是很多遼足球迷不願意接受的,但是遼足大股東卻能平靜地面對。對於投資人來説,遼足的價值在降級之後狂降60%以上,從保級階段的救市姿態來看,顯然遼足的大股東並不在乎貶值,而是更在乎持有遼足股份而給他們帶來的資金消耗。可以確定的是,在遼足降級之後,遼足的投入成本也將至少減少55%以上。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遼足降級對持有遼足股份又不能輕易放手的宏運來説,是一件好事。
投入成本的減少,意味著大批的年輕球員將衝上一線,遼足隊伍當中的老隊員的地位會受到巨大衝擊。在收入水平大幅降低之後,一般的中甲俱樂部都會選擇清除老隊員,而將成本低而具有投資潛力的年輕球員頂上一線隊。在如今的中甲聯賽當中,大部分球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左右,甚至不乏大學生隊伍。而中國足協也越來越傾向於大學生隊伍參加聯賽。正要準備進行的乙級聯賽最後階段的比賽中,三峽大學隊也是一支逼近中甲聯賽的隊伍。
與這樣的隊伍競爭,遼足除了具有豐富的職業聯賽經驗之外,其他優勢就無從談起了。這些年輕的中甲俱樂部投資成本極低,發展潛力極大,可塑性更強。面臨這樣的競爭,投資人會競相比較,確定最高和最低工資標準和外援引進標準。而現在遼足的工資水平在整個中超俱樂部當中還屬於上遊,但是俱樂部和大股東為此已經疲憊不堪,拖欠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征戰中甲聯賽之後,隊內保留的核心球員工資最高也不會超過40萬,這是中甲聯賽的高價碼了。
如果大股東真的想在降級後一年就重返中超,他必須保持現有工資標準不大幅降低的前提下,追加投入引進外援和內援,充實隊伍,還需要協調各方面關係,否則很難重返中超。而遼足目前的陣容當中,王新欣、肇俊哲這樣的核心球員,俱樂部將如何使用,也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
如果俱樂部大股東一心想借助降級來減少成本追加,那麼遼足混跡中甲聯賽的可能性很大,至少是一兩年內重返中超的希望不大。如果有強力的贊助商介入,如果有更強勢的大股東接受,遼足也許還能短期內有所建樹。不過遼足大股東對遼足股權的態度令人疑惑,因為在2008年,5000萬收購遼足股權的大單子都被宏運集團拒絕了。如今遼足最多值2000萬,現在出手顯然不太符合一個成熟商業集團的智商。
門外漢:降級的觸動十分有限
遼足降級的全過程歷歷在目,而遼足這一年的風風雨雨球員們也如數家珍。在整個聯賽的過程當中,破壞性的行動毀了遼足的大半個賽季,而後半個賽季的補救行動非常有限,除了聘請馬林擔任主教練,引進兩名後衛外援之外,其他行動並無蹤影。
也就是説,在遼足降級的問題上,包括遼寧省體育局在內,遼足大股東以及相關部門,都是以冷眼旁觀的姿態來面對,他們對遼足降級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也在不同程度上期盼遼足降級。在糾纏了十來年的遼足問題上,遼寧省體育局的作用逐步在弱化,而他們也以市場的名義屏蔽自己的介入。更為重要的是,遼足與奧運錦標無關,與全運會奪金無關,只與麻煩和負面新聞有關,所以遼足如今已經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誰也不想握在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