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體育頻道 > 體育總分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青出征前景不樂觀 青少年足球後繼無人令人憂

 

CCTV.com  2008年10月29日 15:16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新民晚報  

>>>>>進入論壇

國青隊此次出征前景並不讓人樂觀

  中國足球又將迎來一次“中考”。今天,土帥劉春明執教的U19國青隊就要趕赴沙特,出征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但對於這支球隊的未來,外界卻持普遍懷疑的態度。半個月前,國少隊在U16亞少賽上的慘澹出局、國青隊在泰國東南亞足球青年錦標賽上的三連敗,創造出中國足球青少年球隊近十年來在亞洲賽場上的最糟糕戰績。“中國足球後繼無人。”談及國內青少年足球的發展,上海體育學院足球研究室主任鄭鷺賓副教授和這屆國少隊的助理教練朱金鑫顯得憂心忡忡。

  球員超齡 惡性循環

  青少年球員超齡問題是個老問題,也是個不得不提的問題。“這值得我們警惕。”鄭教授告訴記者,為了入選國字號,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也“平等”,很多家長、教練都曾採用過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少年比賽,只要年齡大一兩歲,就會産生很大的差別,無論在力量還是在心理上都會有很大的優勢。”

  如此惡性循環,帶給中國足球的只有衰敗。“在這種不平等競爭的環境下,青少年的潛力被過早挖空,使得隊伍裏形成了一個有上下級之分的小社會,一些年紀小的球員因為害怕踢不好被超齡生責怪,反而顯得縮手縮腳。”

  處罰很難、查無實據,超齡一直被稱為一顆“毒瘤”。只重成績,不重實際的培養方法,也使中國足球走了不少彎路。

  青少教育 理念落後

  “青少年足球培養,第一個要改變的就是足球的教育理念。”鄭教授認為,現如今國內的青少年足球培養是被“圈起來”培養的。“一天要練很長時間,完全忽視了對孩子興趣的培養。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國際接軌,借鑒好的方法,而不是自己幹練。”説到興趣二字,朱教練也給出了相同的看法:“國外選擇小球員時,首先要看的就是他有沒有興趣,然後再看是不是個苗子。在國內卻不一樣。”

  很多青少年球隊的教練對練體能情有獨鍾,在這方面鄭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前只通過練跑步、練蛙跳來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這很枯燥。不僅容易讓青少年失去對足球的興趣,也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還沒有練出成績來,就有了一身的傷。這都是‘少兒教育成人化’的結果,其實完全可以通過遊戲來訓練體能。”

  只顧眼前 急功近利

  中國足球後繼無人,如今已成為業內的一個共識。“俱樂部要的是勝利,中國足協要的是成績。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國家隊和國奧隊上了,急功近利的心態讓大家忘了那些還在栽培中的苗子,其實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得長遠些。”談到中國青少年球員的發展問題時,鄭教授頗為擔心。

  除了政績足球的“被動”逼迫以外,很多家長的“主動”選擇也是讓中國足球後備人才匱乏的一大原因。“在很多大人看來,讓孩子踢球沒有希望,只有高考才是孩子的最佳出路。”朱教練在談到這個問題上有些激動。鄭教授也將話題放在了家長的“選擇”上,“在上海,百分之四五十來踢球的孩子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他們已經把踢球當作是一種生計,當然談不上有興趣了。”

  相關鏈結:

責編:佟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