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鬱慕湛:“看病難”“看病貴”本不應同現

 

CCTV.com  2010年02月25日 08: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國家聯絡指導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已經選定16個城市,標誌著公立醫院改革已經啟動(據《新京報》報道)。

  公立醫院改變“營利”醫院、“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是公立醫院改革的第一條。這大概能夠相當程度的緩解人們現在“看病難,看病貴”的抱怨。

  可是筆者以為,要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改革不僅要在公立醫院及公立醫院服務範圍內進行,恐怕還要在公立醫院以外進行,具體是指非公醫院及非公醫院的生存環境也需進行同步改革。

  目前普通百姓普遍地陷入“看病難,看病貴”的境地。有人認為這是醫療市場化的結果。其實並非如此。在市場機制下,“看病難”和“看病貴”兩種現象是不可能長期並存的。看病難,説明求大於供,接著是會發生看病貴。但是看病貴了以後,一方面將會減少“求者”———患者,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會增加“供者”即醫療服務提供者,從而使看病不難,而最終因為醫院眾多而良性競爭使看病費用也降下來———使看病也不貴。

  然而,當患者增多———求大於供時,公立醫院本能地通過藥品加成等手段增加自身收入,使患者“看病難”進而“看病貴”時,後面一步———增加供應———醫院相應的增加卻不曾出現。原因在於目前醫療的市場形式只是在向患者收費、在藥費、醫械費(每個環節都在賺取差價)上體現出來,而在合理調配社會資源增加供應的環節上,市場機制的作用被市場外的因素阻斷了。

  現在理論上民營資本能夠創辦醫院,但在實際操作上,民營醫院則有諸多不便,譬如很多醫院都不能進入醫保,而綜合醫院更是難見。事實上政府衛生部門限制了集中更多的社會資源增加醫療供應,從而使“看病難、看病貴”一直存在下去成為老大難問題。

  現在公立醫院開始改革了,同時規定對非公醫院一視同仁,這很有必要。國家規定,將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及服務準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給予非公醫院同等待遇。但筆者以為這還不夠,還須在醫院的補償渠道、政府補償方面給予同等待遇。否則公立醫院沒了藥品加成的收入可能會本能的在醫藥服務上亂收費,或者非公醫院仍然藥品加成。

  公立醫院改革是需要外在壓力,而最佳的外在壓力是同等待遇的非公醫院。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