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李龍:用工荒與就業難是一體兩面

 

CCTV.com  2010年02月23日 08: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在低端製造業用工荒的背後,就業難問題依然存在。問題其實很明了,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的路徑都指向了産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

  “缺工”、“搶人”,成了節後企業老闆開工後的第一件大事。與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缺工呈現出向全國蔓延的趨勢,不但珠三角、長三角這些沿海發達地區缺工嚴重,內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同樣出現用工荒,有報道説有省份甚至出臺政策,限制勞動力外流。

  用工荒似乎是近幾年節前節後的例牌菜,每到春節前後,老闆們都要使出各種招數,到處搶工人。而且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隨著實體經濟的復蘇,外貿訂單的恢復性增長,缺工更為嚴重。如此大範圍的普遍缺工,是否意味著勞動力市場“拐點”的到來,眼下還不好説。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卻不容忽視,那就是與用工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業難的事實也客觀存在。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少大學畢業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困境。

  用工荒與就業難的兩相並存,確實是個很值得思考的話題。單純地以傳統的就業觀念落後等來解釋,已經過時,當大學畢業生起薪和農民工之間基本可以劃上等號時,再苛求“天之驕子”的眼高手低,顯然不太現實。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用工荒同時遇上了就業難?又該用什麼來破解這對看上去相互衝突的矛盾?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業難是對悖論性存在,既然有用工荒,就不該有就業難。但剖析兩者的背後成因,即可發現兩者之間又是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其根本癥結都在於産業結構的不合理。産業鏈條的不完善導致低端製造業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知識層次相對較高的大學畢業生既不能和農民工形成差異化的就業競爭,又不具備製造業的就業成本優勢,於是就形成了這種奇異的一邊是用工荒、另一邊是就業難的現象。

  實際上這也是經濟轉型時期的一種陣痛,表現在企業方面就是用工荒,表現在社會方面就是就業難。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應該既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勞動力需要,如讓農民工就業集中于那些低端的生産製造環節,讓大學生就業集中于相對中高端的創意設計、銷售、服務環節等;而且還能促進經濟結構由外向型向內需型的轉變,內需增加了,就業崗位的數量必然會相應地增加,可供大學生選擇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了。同時也可以解決那些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重走父輩、專門從事低端製造業的老路。可是由於我們現在的企業大多處於産業鏈的低端環節,難以擺脫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結構性缺工就在所難免;而産業鏈的單一化又不能很好地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大學生、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難也就容易理解。

  因而,出現用工荒並不能説明就業難問題已經解決了,在低端製造業用工荒的背後,就業難問題依然存在。問題其實很明了,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的路徑都指向了産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用工荒在倒逼企業加快轉型,不能僅滿足於提高工資來吸引農民工,解決暫時的用工荒;同時,企業的升級換代又能推動産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就業難的現實壓力。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