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沂蒙客:不怕官年輕就怕有背景

 

CCTV.com  2010年02月23日 08: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網友曝,山東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長,1名法院副院長,這7人中,有6名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最年輕的只有23歲。記者通過當地政府網站發現消息屬實。其中,23歲的女副局長兩次面試成績遠高於筆試,對於其能力以及選拔過程,網友均提出了質疑。(《重慶商報》2月21日)

  在美國,年輕人當官,甚至當市長,沒有人大驚小怪。比如,2005年11月,18歲高中生邁克塞申斯當選為希爾斯代爾市市長,管理這座擁有8000多人的城市。2009年,美國愛荷華州18歲高中男孩穆爾曼當選道森市市長,雖然那個市才155人。塞申斯、穆爾曼當選一市之長,在美國沒有人驚詫;在中國,也引起廣泛的讚嘆聲,甚至以此反省我國呆板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我國,每當一個地方出現年輕人當官後,為什麼必定招致社會的諸多猜測和質疑呢?

  國人用不同的標準和眼光審視年輕人當官,大處講,源自兩種“官場生態”。在美國,一個官員被選出或者被任用,整個過程是透明的,沒有任何秘密可言。比如,官員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家庭財産、個人道德品行,社會公眾一覽無余。並且在選舉或任免中,公眾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意,還是反對。所以,一名官員一旦被選出或者任用,哪怕他年齡再小,哪怕以多麼微弱的優勢勝出,誰都心服口服,幾乎沒有什麼質疑。

  但在我國,一個人能否升遷,不少地方憑藉的往往要麼是論資排輩、講求資歷,要麼有深厚的關係背景。這種觀念植根于一些國民骨子裏,形成一種慣性思維。在現實中,這也是諸多官員升遷的基本路徑。從科員,到副科長、科長,再到副處長、處長……以此類推,升遷的級別和過程不能逾越。至於誰升遷,憑什麼升遷,是憑本事升遷,還是憑藉關係背景升遷,抑或是花錢買升遷,那似乎是官場內部或是個別官員操縱把持的事務,與公眾無關。所以,面對陌生的姓名、籍貫和年齡,就容易妄加揣測了。

  一個剛畢業兩三年、年僅23歲的辦事員緣何連跳三級升為副局長?一個普通的助理審判員當法院副院長能勝任嗎?對此,連新泰市委組織部官員都稱“不好説”,那麼,誰又能消除公眾質疑呢?!

  在當下社會,提拔任用官員應該“不拘一格”,提拔幹部,不怕他年輕,就怕他有社會關係,有家庭背景。這樣的事例不是沒有。比如,網絡曾經曝光遼寧本溪3名團市委處級幹部的人選都是市領導子女,就是明證。那麼,新泰提7名副局長,其中6名“80後”是否屬於有關係背景的“官二代”,最好的做法就是公開其家庭成員,公示其工作業績。這既是檢驗新泰市這次提拔幹部是否公平公正的試劑,也是消弭公眾質疑的有效手段。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