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胡印斌:孩奴稱謂標簽化不能只怪媒體炒作

 

CCTV.com  2010年02月10日 09: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的報道引用專家的話否定“孩奴”的説法,認為“‘孩奴’主要是部分城鎮年輕家庭一種誇張的自嘲”,47.0%的接受調查者認為,“孩奴”這個詞完全是媒體炒作出來的概念。(《中國青年報》2月9日)

  中國人習慣於凡事命名,“必也正名乎”,“一名之立,旬日踟躕”,其間呈現出某種程度上的“標簽化”,也不能僅僅怪罪媒體炒作。

  就説“孩奴”。我也認同這個稱謂上附帶的“誇張的自嘲”,我從來都不認為時下的城市年輕家庭真的很難撫養一個孩子。問題的關鍵在於,恰恰是這種形象化的誇張和自嘲,揭示出年輕一代遭遇的巨大生活壓力,以及壓力之下情緒的糾結和釋放。在壓力巨大的社會現實面前,專家最該做的,其實不是急著否定“孩奴”的説法,而是通過建言獻策推動政府決策、謀求社會改革,以切實紓解目前社會上的情緒堆積。

  事實上,唯有生活在具體的生活之中的人,才真正的冷暖自知、甘苦自知。專家可以否認“孩奴”,但有著“孩奴”處境的年輕家長的切身感受並不能隨著語詞的消失而消失。前兩天,我帶孩子上醫院打疫苗,大夫很負責任地告訴我,你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免費疫苗,就是某省曾經出過事的那種國産疫苗;再一個是國産收費疫苗,30元一針;還有就是進口疫苗,199元。我承認我有三種選擇,然而,面對負責任的醫生,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又有多少選擇?誰又能説這裡邊存在“攀比心理”?而此種感受日積月累,“孩奴”的形象化稱謂豈可輕易去掉?

  可見,這些稱謂在媒體上的“標簽化”,不過是公眾表達的一種簡易程序罷了。媒體當然可以被要求換一種説法,甚至不再出現這樣的稱呼,但這並不意味著類似的語詞就不會出現。説到底,改變稱謂的負面意義,只能通過改變稱謂背後的社會現實入手。如果中國的城市能夠讓人生活得輕鬆美好,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健全有序,橫亙于區域之間的福利壁壘儘快取消,則中國的年輕人當然不會認同“孩奴”的説法,那個時候,媒體又如何能夠炒作出來這個“奴”、那個“奴”呢?

 

責編:任釗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