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船濤:“真假曹操墓”面前我們都是外行人

 

CCTV.com  2010年01月05日 09:4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紅 網  

  有關“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會上引起諸多討論。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漢魏考古學家劉慶柱表示,安陽曹操墓的證據已經足夠,如果是“業內人士”提出異議,就不能説外行話,應在考古學學科內討論問題,要説業內的話,符合學術規範的話。(1月2日新華網)

  關於“真假曹操墓”的爭論問題,我是一直不想撰文的。首先,自己雖然是學歷史的,可畢竟不比那些專家學者史學功底深厚,當然也沒有什麼發言權;再者,在“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的模式之下,爭歷史文化名人的祖籍和墳墓,繼而對其進行旅遊開發,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斷無“掐架”的必要。可是,今天看到社科院專家的“外行論”之後,我卻止不注想多説兩句了——説質疑者們“外行”,本身就是一種“外行”。

  我們都看過小學生吵架,像馬寅初先生當年的區分那樣,小學生的爭論更多的是“以勢壓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社科院專家的“外行論”,就是典型的“以勢壓人”。以個人的學術地位作為爭論的論據,已經讓“真假曹操墓”的爭論失去了學術研究的高雅性,儼然變成了一場小學水平的吵架與廝鬥。而事實上,在歷史真相面前,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稱為“內行”,那些所謂有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也都是相對的“內行”。

  社科院專家之所以説人家“外行”,主要是説那個時候根本就不流行墓誌銘,直到魏晉時期開始偶爾出現的。可是,話再反過來説,風俗習慣上沒有墓誌銘,就質疑曹操沒有墓誌銘,這好像也沒有什麼道理吧。萬一,哪一天在另外一個地方出現了真正的曹陵墓誌銘,我們又作何解釋。所以,在對待墓誌銘的態度上,我們還應該本著“論從史出”的方法。

  胡適曾講,做學問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就是説,在對待曹操墓的問題上,我們“大膽假設”此墓為曹操墓是無可厚非的,可是關鍵要落實到“小心求證”的層面了。以前,我的導師曾多次告誡我們,“做歷史研究,必須要做到‘用心’‘用力’,可能我們列舉了一百個史料就是想證明我們的觀點是正確的,可別人只需要一個反證就能將我們推翻,這是非常正常的。”我想,在對待曹操墓的問題上,我們也應該本著這樣的態度,即允許別人找一條反證,而不是在大街上嚷嚷“你無權質疑”,當一個學術方面的“學霸”。

  梁啟超先生曾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這樣説,“近今史學之進步有兩個特徵,其一,為客觀史料之整理;其二,為主觀觀念之革新。”這裡的“觀念之革新”不是史學理論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種積極的學術心態,即請允許質疑者發出質疑的聲音,史學工作者只需要認真地解答,僅此而已。不必諱言,所謂的社科院專家也正在犯“有罪推理”的錯誤,即這個陵墓早已經在他的心底裏打上了曹操的烙印和標簽。以至於,我們忘記了“觀念之革新”。

  在“真假曹操墓”面前,人人都有質疑的權利。拋開地方經濟利益的爭奪問題,有些學者提些“外行”的話,只是為了讓歷史真相變得更加清楚。所以,即便是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史學泰斗,也應該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來完成對“真假曹操墓”的“小心求證”過程。要知道,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能再導演出第二齣“周老虎鬧劇”了。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