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鄭州晚報:“幹得多掙得少”如何破題

 

CCTV.com  2009年12月04日 09: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鄭州晚報  

朱慧卿 圖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在總體穩步增長的同時,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卻在拉大。特別是由於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幹得多,掙得少”,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本報今日A22版)

  收入分配改革關鍵詞不僅僅是“錢”

  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已經拉大到什麼程度?據統計,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估算相當於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

  無論是每夜能賺400多元的出租車司機,還是每月工資才640元的打工仔,抑或每月收入4000多元的都市白領,其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都難言理想。這種狀況,讓我想起來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他在《作為能力剝奪的貧困》一書開篇説,“貧困必須被視為是一種對基本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他的這一思想已經被聯合國機構接受併發展為人類貧困指數概念,而這一概念,對當前我們的收入分配改革不無啟迪意義。

  筆者認為,真正讓人們“勞有所得”、“幹有所值”,並不僅僅是一個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問題,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只提高收入解決不了社會公正問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應該更宏觀,更全面,更超越,能站在給予民眾“基本能力”的高度上,作為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基本出發點,而不是簡單地漲工資、鼓腰包。(石子硯)

  沒有“幹少掙多”,何來“幹多掙少”

  現代人為了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願意參加健身,哪怕出一身汗,也要儘量保持與健康息息相關的身材曲線。人如此,社會亦然。一個社會的和諧健康程度,當然決定於這個社會的公平性究竟如何,而這個公平當然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人們的收入分配是否公正合理。作為常識,收入分配呈橄欖形意味著穩定和健康,而啞鈴形則因為不平衡而暴露出風險。

  事實上,“幹多掙少”從來都是與“幹少掙多”是相伴而生的,要練就出一條和諧而健康的橄欖形收入分配曲線,摸清現實曲線究竟如何,並據此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有的放矢的“健身”計劃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武潔)

  用財政為民眾保障兜底

  “幹得多掙得少”,若用曾流傳於人們之間聊以自嘲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拿得比貧農還少”。這的確很難不讓人生出一種相對剝奪感。

  往常,中國普通民眾的消費水平始終提不上去,很多人將之歸結為“中國人有很強的儲蓄傾向”,後來通過調查,發現是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跑不過CPI乃至GDP的增長速度,是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生活成本,消解了人們消費的慾望。

  拋卻初次分配的收入差距問題,倘若政府能在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中,在諸如稅收、醫療、住房、教育方面,能夠讓渡自己的利益,用財政為民眾保障兜底,這恐怕才能從另一個維度改善收入差距日漸拉大的現狀。(李妍)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