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宋桂芳:別説印度人比我們會消費

 

CCTV.com  2009年12月04日 09: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有些問題的探討,回歸常識才有意義,比如消費率。12月3日《上海證券報》消息説,國家統計局相關官員表示,我國居民消費增長較慢,居民消費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較低。據悉,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

    從客觀經濟發展水平看,我們的消費率比美國低一點可以理解,但比印度還低一大截,國人多少會有些不爽。倫敦商學院資深教授理查德波茨及經合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約爾延埃爾梅斯訶夫在談到中國應重視消費不足的問題時,央視某主持人有一個“很專家式”的解讀:其實工資一直都在漲啊,關鍵是中國老百姓喜歡存錢,你發得再多,人家都存起來。此話一齣,立遭板磚無數。消費不只是一個態度問題、決策問題,本質上還是一個能力問題。

    12月3日的《人民日報》給我們較低的消費率作出了客觀解答:多地調查顯示,中國城鄉居民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特別是由於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幹得多,掙得少”,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在消費問題上回歸常識,就要正視收入對消費的決定意義,而不是只在消費心理、消費習慣上做文章。

    其實,今年以來的刺激消費政策也為我們較低的消費率作出解釋。當高增長風光不再、大規模投資無以為繼時,轉型升級就得靠消費的引擎作用。今年我國在拉動內需上的努力主要在兩方面:城市裏主打節日消費牌,比如史上最長的黃金周,刺激了包括常規性消費和危機應對中消費領域的“口紅效應”、“土豆效應”;農村裏是以家電下鄉、汽車下鄉、農機下鄉等為代表的補貼性消費,政策性拉動消費。即便如此,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只有4個百分點,投資貢獻了7.3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投資。政策性、誘導性消費,仍屬於“被消費”範疇,缺乏穩定性和均衡性。

    消費率的穩步提升,需要的是建立在消費能力之上的自主消費,而消費能力不是鬆緊帶,是個定量。我國居民消費率並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增長,相反還在下降——這常被歸咎於保障水平低、教育醫療住房支出重等等,這些固然是客觀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收入問題。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從1985年時的56.18%下降為2007年的43.42%,下降了近13個百分點;而政府收入佔GDP的比率,卻從1995年最低時的17.39%上升到2007年的32.87%,12年中上升了15個百分點。至於印度,人家的平均工資水平僅在2003年到2005年3年間,就分別上漲了11.45%、11.6%、14%,遠高於GDP的增速。

    什麼時候我們“幹多掙少”的問題真正得到解決了,我們的消費率或許才不會跑在印度之後。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