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付瑞生:新醫改不是拆東墻補西墻

 

CCTV.com  2009年11月24日 08: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付瑞生

  新醫改起航至今,各省市卻是難以落地。11月23日央視新聞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佈《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措施之具體、規定之細緻歷史罕見,意在為迷惘的新醫改明確航向。

  這一“重要意見”被媒體概括為“漲醫費、降藥價”。改革處方是開出來,不過公眾的焦慮症卻沒有緩解。生怕醫療費一飛沖天,藥老虎卻還沒管住,正如鐘南山所説,這頭還沒降下來那頭又上去了。

  我並不懷疑發改委良好的初衷和革新的決心,怕就怕,利益交錯的各方很多都是“野路子”,把這一惠民措施最終扭曲成“堤內損失堤外補”。對於老百姓來説,掏錢付醫費和掏錢付藥費,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能不能少花錢看好病。

  此次意見明確要求藥品加價率不超過15%。不過下有對策,從表面上來看,藥品由醫院賣給患者增加的價格是7%~15%符合規定,實際上,太多的環節導致藥品落到患者手中時遠遠超過原價值的15%,而具體加了多少永遠是筆糊塗賬。

  發改委10月2日剛公佈了國家基本藥物的零售指導價格,但是降價藥品很快 “買不到”,你想指導咱,我玩“降價死”。降價—消失—出現新藥品—再降價—再消失,只不過改頭換面多做幾次循環運動。

  發改委經常被“逗你玩”,降藥費很可能成“水中撈月”。那麼漲醫費會不會變“霧裏看花”?

  江蘇調價後“免疫固定電泳”項目從20元調至360元,漲幅17倍,“小腸移植術”從1000元漲至5000元。一分錢一分貨,公眾有權要求更加高質量的服務也不打折。可是,公眾都是外行,你翻跟頭我永遠不懂。

  其實,新醫改的尷尬就在於,各方放棄不了一個“利”字。意見指出,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後減少的收入,可通過增加財政補助,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和設立“藥事服務費”項目等措施進行必要補償。可是完全的平衡是永遠達不到的,鐘南山認為,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帶來的損失通過政府加大投入、提高診醫費等途徑都彌補不了。

  簡單的變以藥養醫為以費(醫療費)養醫,“拆東墻補西墻”式的改革不會成功,只有各方真正“讓利於民”,回歸公益軌道才有療救的希望。

責編:王華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