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傳濤:北大"校長推薦制"並非洪水猛獸

 

CCTV.com  2009年11月19日 14: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青網  

  早在7月份,北大第一次公佈啟用“中學校長推薦制”的消息時,就招來了輿論的無數“板磚”。對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來説,好像永遠都存在這樣的悖論:一方面我們極力想陳述應試教育、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另一方面,對於新事物,如綜合素質問題、校長推薦制問題,卻總抱以“投鼠忌器”、“諱疾忌醫”式的“潔癖”心理。試問,在此語境之下,我們的應試教育和高考指揮棒何時才能被打破?素質教育何時才能真正實施? 

  公眾所擔心的問題,雖然確實存在,但在筆者看來,這絕對不會影響到教育公平、錄取公平的問題。首先,從人數來看,這部分招生人數僅佔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人數的3%,數量極少。按照北大往年普招3000人左右作參考,在全國範圍內,能獲得校長推薦的學生也只有八九十人左右。這就像每個學校都特招幾十位奧數學生、體育特長學生一樣,根本不會影響到農村考生正常錄取的情況。 

  另外,對於公眾擔心的監督問題、民主問題,北大也進行了詳盡的規定:北大會在北大招生網上對獲得“實名推薦”資質的中學、校長及推薦學生、推薦理由進行為期一週的公示。顯然,在公示時間上,這要比瀏陽公示財産的3天長的多;在公示內容上,更比此前浙江等省高考加分公示的內容更加全面。對此,我們有理由進行期待。 

  最後,對於校長造假、舞弊的疑慮,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可能,但是北大的努力及現有程序的正義性,還是值得公眾期待的。但凡獲得“校長推薦制”權力的學校,都是北大考核出來的名校,學校數量有限、學生數量有限。如果這其中出現了造假或舞弊的問題,在面試時也會遭到被淘汰的危險。而這些考生在高考時的分數還必須考到北大錄取分數線以下的30分範圍之內。可以看到,造假和舞弊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畢竟,“校長推薦制”還屬於一個新事物。我們不能因為新事物有瑕疵而拒絕進步,更不能因為藥方有副作用或陣痛而不去治病救人。在看到其現實境遇及週遭環境的同時,我們更應重其破舊立新、開創制度的意義。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在誕生之初就是完美的,但凡完備的制度也都是在長期的經驗總結中臻于完善的。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